新聞眼/慣老闆當家 勞動新政還「在路上」

年度勞工大遊行昨登場,除主打反霸凌、增訂國定假日等七項訴求,也嘲諷當今政治惡鬥,政權遠高於勞權。檢視賴政府執政近一年,勞動新政似乎都還「在路上」,不免憂心若朝野持續意氣用事,政策就算上路,也將偏離對的路。
賴總統上任來,撥補勞保基金、彈性育嬰假試辦、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計畫,都是前朝就在研擬或推行的政策;擴大延攬僑外生留台工作,開放僑外生從事旅館業房務、清潔,卻因交通部配套未跟上,落得無人申請。開放八十歲免評聘雇看護移工,更為在野黨所提,且三讀至今還未實施,讓多少民眾苦等著。
而去年底爆發的霸凌案、就安基金濫用爭議,勞動部為安內攘外,推出的就安基金運用管理精進作為、職安法職場霸凌防治專章,則是被輿論強行拖著走,不得不往前的政策,稱不上是能說嘴的政績。
唯一令人眼睛一亮的「雙就業、雙照顧」政策,被列為賴總統國家希望工程,前勞長何佩珊曾說要推照顧留職停薪,最後人走茶涼;現任勞長洪申翰上任五個月,說要通盤檢討家庭照顧政策,優化彈性育嬰假,面對服務業缺工議題,也說會評估全國勞動力規畫,但至今皆未端出方案。
社運出身的洪申翰,昔日在街頭陳抗,如今身居高位,面對爭議議題怯於表態,反倒是近日大罷免風起雲湧,多次下鄉宣講,煽動人民仇恨值,但其實千萬勞工的微小企盼,是看到政府致力提升勞工的勞動條件、捍衛勞動權益、友善勞動環境。
至於已數不清失言多少次的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對於百名台電員工包圍經濟部訴求核電延役,一句反嗆「看不下去可以離開啊(工作)」,還批百分之○點三員工的意見不足採信,宛如企業界最惡劣的「慣老闆」翻版,令人錯愕。
勞工大遊行從來都不是集體歡騰,而是一次次力量的集結,若執政者繼續無視勞工困境、官員繼續以傲慢口吻看待基層怒吼,讓勞權承諾變成「在路上」的話術,勞工的怨念與失望,終將迴向反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