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解開核廢料的死結有希望了

新聞媒體這陣子充斥核電科技突破,過去的反核大國如今宣布重返核電的消息;更讓人震驚的是日本核電科學界傳出核廢料的死結有解的訊息。世界上的核能爭議始終存在,非核家園仍是塊神主牌,原因是幾十年下來核廢料始終無解,核電科技再怎麼進步,都去不掉核廢料尚無解方的陰影;日本原子能研所宣布開發出首款「核廢料充電電池」,雖未必一舉解決核廢料問題,但至少是可期待的曙光。
日本原能所正式宣布以鈾為活性物質,設計出新款可充電電池;原能所以天然鈾礦淬煉燃料棒後的副產品耗乏鈾,以其擔任電池化學過程中負極的活性物質,正極則以鐵來擔任。核廢料耗乏鈾一直被認為是化學電池適宜的活性材料。日本原能所聲稱:耗乏鈾開發的充電電池電壓達到1.3伏,接近鹼性電池的1.5伏。
日本原能所這項創舉可不是即興說大話,過去鈾礦焠取燃料棒後的廢料耗乏鈾只能隔絕輻射後儲存,原能所為了耗乏鈾充電電池研發,特別調查出全世界耗乏鈾儲存總量約在160萬噸,製作成充電電池後,將能克服目前再生能源電發得過度或不足等問題,耗乏鈾充電電池將能補上目前明顯不足的儲電能量,讓再生能源的穩定性大大提升。
日本核廢料充電電池的研發是長達60年的過程。兩大項工程,一是核反應極限溫度降溫,避免發生爐心溶解的災難,目前已自極限的3000度降至1600度,算是達標;另個問題是克服核廢料的生成,很長一段時間核廢料無法去化,只能儲存,這一直是核能科學界難以克服的問題。
日本耗乏鈾充電電池研發成功只是原理確認,距離量產、商業化還有極漫長的一段路,但理論建立即能確認商業化的願景可期;這60多年的過程,走過相當漫長的「球床反應器」研究過程,核燃料從燃料棒,進步到存放在鋯合金的燃料球,雖然仍是核廢料,但以能自反應器取出、填充;全球最先進的大陸山東石島灣核電廠對核廢料的管理更進步,日本原能所的耗乏鈾充電電池,可望有效率地解決核廢料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