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海峽雷霆」軍演 陸模擬打擊我天然氣接收站

清明連假先晴後陰 吳德榮:下周典型春雨連炸5天、恐雷擊強風劇烈天氣

【重磅快評】硬吞美豬還不夠 連標示都不行

美國貿易代表署率先公布「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再度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圖為市面上肉品標示的情形。記者杜建重/攝影
美國貿易代表署率先公布「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再度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圖為市面上肉品標示的情形。記者杜建重/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台灣時間明天上午宣布「對等關稅」,關稅大刀還未砍下,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已率先公布「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再度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用意十分明顯。

這不是美方對此事第一次表達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並對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出規範等作法,早就讓美方不爽,USTR這份報告進一步指出這些做法是「不正確地暗示美豬產品(包括萊克多巴胺豬肉)存在食安疑慮。」

台灣因為擋不住美方壓力,在2021年1月1日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但政府深知民眾對美豬的疑慮,因此在開放後採取多項配合管理措施,包括食品標示規定:強制要求進口豬肉進行標示,以確保消費者知情權;檢疫及查驗:加強進口肉品的檢疫和查驗,以確保食品安全。

同時,政府也提供平衡基金、強制豬隻死亡保險等措施,支持國內豬農產業。在推廣國產豬肉方面,鼓勵使用國產豬肉,特別是對中小學營養午餐和國軍肉品的供應。

種種作法,要說台灣是故意卡美豬,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其實,國人偏好國產溫體豬,進口冷凍豬肉市場本來就占比有限,而多數民眾不愛吃美豬,不只基於對於萊克多巴胺危害人體的不安心,也跟不習慣美豬的口感有關。舉例來說,同樣是進口美國牛,即使民眾同樣有「瘋牛症」疑慮,但不少國人喜歡美牛的口感,標示美牛不見得對銷量有影響。因此市面上餐廳商家廣泛標示「本店使用台灣豬」,與其說是政策規定,倒不如說是店家在商言商的經營方式,不想影響生意,若據此指責台灣政府刻意設下非關稅貿易障礙,是過度演繹。

何況,台灣對所有進口豬肉都有標示規定,不僅限於美豬。根據衛福部的規定,所有含有豬肉或豬可食部位原料的食品,無論是進口或國產,都必須在包裝或菜單上標示豬肉原料的原產地。這意味不僅美豬,其他國家進口到台灣的豬肉也需標示原產地,以確保消費者知情權。

民眾上超市採購或餐廳用餐,經常可見台灣的店家不只標示美豬、美牛,也會標示出澳洲牛等,對食品標示產地, 是保障消費者權益,可以選擇自己愛吃的,何錯之有?台灣既已開放美豬進口,美方應該自行想辦法提升台灣民眾對美豬的喜愛,若要求我方連標示產地都不行,不覺得欺人太甚?

美豬 萊克多巴胺 豬肉

延伸閱讀

美貿易報告點名台灣對美豬牛設限 經貿辦:持續溝通

鍋貼有嚼的口香糖店 家辯稱豬、雞肉?總部:終止加盟

美貿易報告點名台灣對美豬牛設限 政院經貿辦回應了

美國最新貿易障礙報告出爐!點名台灣「卡」美規車、美豬牛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綠營用共諜罷藍委 好意思罵人共匪立委?

賴清德總統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指對岸處心積慮對國軍進行滲透及間諜活動,為因應威脅,未來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不過今天卻驚...

【重磅快評】中共圍台下的能源議題 有如房間裡的大象

「房間裡的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此一英文俚語,指的是一個顯而易見但大家刻意避免討論的...

【重磅快評】被老柯當小漢使喚 郭智輝不會懷疑人生?

有了柯建銘,還要郭智輝嗎?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31年未調的水價要提檢討報告,媒體欲訪經濟部長郭智輝,卻遭民進黨立院團總召柯...

【重磅快評】解開核廢料的死結有希望了

新聞媒體這陣子充斥核電科技突破,過去的反核大國如今宣布重返核電的消息;更讓人震驚的是日本核電科學界傳出核廢料的死結有解的...

【重磅快評】林濁水變匪諜 柯建銘同道只剩沈伯洋?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因為對林濁水諸多發言不滿,繼日前說林濁水「掩護中國」,今天再加碼說林濁水是匪諜,「罪極惡質、假台...

【重磅快評】硬吞美豬還不夠 連標示都不行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台灣時間明天上午宣布「對等關稅」,關稅大刀還未砍下,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已率先公布「2025年對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