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搞了半天 原來匪諜真的就在總統身邊

原來匪諜未必在你我身邊,反而在總統或國安高官的身邊。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原來匪諜未必在你我身邊,反而在總統或國安高官的身邊。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年紀稍長的讀者,對「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這句政府口號必不陌生。近年兩岸關係緊繃,對民進黨與其側翼而言,渲染共諜威脅論,更是每日不忘的一環。儼然凡是與執政團隊不同路的國內政治勢力,就可能是敵人的同路者。然而這一波案件卻證明,執政團隊中的成員,反而更可能是被吸收變節的叛徒。原來匪諜未必在你我身邊,反而在總統或國安高官的身邊。

「所幸」在輿論戰、認知戰這一塊,綠營領先國內政敵的幅度仍然太大,可以不斷利用煙幕,設法讓事件聲量大事化小。反之,若是馬政府時代的總統府、國安會或立委辦公室出現共諜,事情炸鍋的程度,只怕難以想像。

然而也正是這波共諜案,社會大眾才驚覺:原來這些政務官帶入公門,官位未必高,權力卻很大的機要們,因為不屬於公務人員任用法的適用範圍,所以甚至不符合「涉及國家安全或重大利益公務人員特殊查核辦法」,根本不需要由調查局進行特查(特殊查核)。

至於適用查核辦法、需要查核者的範圍多大?調查局長陳白立今天(5日)在立院表示,目前共1328人。問題是兩周前同樣在立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他表示查核要由用人機關提出,調查局才能被動查核,換言之,即使名單內的1328人,是否都有經歷調查?抑或曾經接受調查,以後就一路開綠燈?

更進一步說,所謂特查的範圍也僅限於:調查當事人是否在動員戡亂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曾與外國情治單位、陸港澳官方代表機構聯繫接觸?曾受外國、陸港澳官方之誘迫從事不利國家安全情事?是否為兩岸關係條例施行後由大陸來台設籍?原為外籍或無國籍歸化,或我國籍曾遭撤銷又回復?本人或三等親曾於76年開放探親後在陸港澳連續停留一年以上?本人或三等親曾在外國、陸港澳地區擔任黨政軍或具政治性機關團體之職務?取得申請外國國民之資格,或因外國籍或居留權而享教育、醫療、福利金、退休金等福利,或尋求或取得外國公職之身分,或曾服外國兵役?曾犯洩密罪或違反安全保密規定受懲戒記過以上行政懲處?最近五年有酗酒滋事、藥物成癮或足認身心狀況不能執行職務之具體事證?

從這些條目不難想像,近日被查獲潛伏在府院黨當中擔任機要的共諜,依此清單查察,只怕99%都可順利過關。

反之,國軍官兵早在馬政府時代,就頒布「正義專案」,包括義務役人員在內,都必須自白生活圈中與大陸相關的人事關係。如果是業務可接觸高機敏性資訊的人員,更必須定期「忠誠儀測」,即接受測謊。甚至多位前部長,也要親自受測。

總統府、國安會和國安局等國安體系,人員可能接觸到的機密,絕對不下於大多數的國軍官兵,安全查核如此寬鬆。如果將這些同樣與聞機要的人員,也定期進行儀測,會是怎樣「有趣」的結果?

國安會 關係

延伸閱讀

賴清德親上火線回應新台幣暴升!網反應超爆炸:史上最爛總統比馬英九還空

防共諜滲透 調查局:公務員安全查核由1328人增為2336人

【重磅快評】吳釗燮一直躲 誰賜他特大號金鐘罩?

總統老公被抓猴!為偷情出國與女星共度春宵當場遭逮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宣判」國民黨組織性犯罪 李進勇不演了

檢調偵辦藍營「幽靈連署」向上延燒,除了國民黨各縣市黨部被搜索中箭,盛傳檢調近期將直搗國民黨中央黨部。兼任國民黨組發會主委...

【重磅快評】黃呂因政治立場被押 明天換誰淪階下囚?

檢調以罷免綠委有死亡連署或冒名連署等偽造文書為由,大動作搜索國民黨各地方黨部並聲押重要幹部,引發不小爭議。為使命必達,檢...

【重磅快評】不提高查驗不公布流向 誰為美豬美牛試水溫?

日前澳洲進口豬腳被檢出萊克多巴胺,為我國進口豬肉首度檢出。儘管數值符合規定,但檢出時機敏感,業者公開致歉並宣布將整批銷毀...

【重磅快評】如果檢調肯花相同力道查大罷免的政治獻金...

民進黨推動「大罷免」,第二階段連署已到最後階段。在民進黨中央強力加持下,如無意外,「罷藍委」多數應該都會達標。不過,長達...

【重磅快評】郭智輝掏腰包密宴AIT 賴清德授意?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以來爭議頻傳,相較於失言風波,賴清德總統必定更介意郭智輝密宴AIT,這場要價22萬元的晚宴,經濟部雖聲...

【即時短評】搞了半天 原來匪諜真的就在總統身邊

年紀稍長的讀者,對「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這句政府口號必不陌生。近年兩岸關係緊繃,對民進黨與其側翼而言,渲染共諜威脅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