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中選會變「終」選會 李進勇告急大罷免?

立院內政委員會昨天考察罷免案投開票所規畫情形,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要查。記者許正宏/攝影
立院內政委員會昨天考察罷免案投開票所規畫情形,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要查。記者許正宏/攝影

726大罷免投票,滿滿的「告急」文宣,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天特別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要查。李進勇雖然改口稱「我沒有說不能喊搶救」,但藍營質疑,中選會變「終」選會,終結執政黨不滿意的選情;李進勇急著粉墨登場,是否暗示民進黨「大罷免、大告急」?

選罷法規定,投票封關前10天起不能發布民調,李進勇一句話卻捲起千堆雪,外界高度議論,連告急都可能觸法?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質疑,民進黨去年還大打「搶救義川大兵」口號,李進勇如今無視中選會是合議制,擅自過度解釋法律;國民黨立委許宇甄重批,李進勇變成民進黨打手,他過去競選連任雲林縣長就曾喊告急,如今根本是要恐嚇立委,也要讓媒體不敢報導,所謂「知恥近乎勇,不知恥近乎李進勇」。

立院內政委員會昨安排中選會考察投開票所規畫情形,媒體詢問,「預估罷幾席、告急、投票率」等語是否違反選罷法?李進勇先回答「是的」,從7月16日零時起,就不可以發布、轉述、引用各種民調;媒體追問,「告急」也不行嗎?李進勇說,只要有「民調外觀」,雖與學理上民調有若干差距,實務個案認定仍會被認為違規。

李進勇雖然強調「我沒有說不能喊搶救」,但他仍不忘補刀,如果有人檢舉就要調查,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對藍營或媒體產生寒蟬效應,許多被罷藍委已私下憂心,告急文宣是否會被罷團做文章。李進勇昨天才剛政令宣導,今天就有親綠媒體報導踩紅線,大剌剌點名至少十席藍委可望被下架,宛如民進黨文宣戰報,坐實「綠能你不能」,李進勇會個案調查嗎?

投票倒數,許多民眾對於怎麼投、能否投,至今仍一頭霧水。藍委質疑,民眾疑慮這次罷免投票是不是不會有投票通知單?為什麼兩天前才寄送?投票箱為什麼用紙箱,會不會偷藏票?李進勇當場駁斥,近日常看到網路談論,726和823罷免投票都沒有投票通知單,真是「有喙講甲無瀾(台語:費盡唇舌)」,法律規定投票前2天必須把公報跟投票通知單送到家戶,這一點大家不必懷疑,聽不懂的永遠都是聽不懂,但適可而止,不要把老百姓都當「盤仔(台語:傻子)」。

李進勇的話發人深省,到底誰把老百姓當「憨人」?民進黨拒絕普發現金1萬元「債留子孫」,行政院長卓榮泰的理由是民眾會拿去買遙控飛機、冰箱,忘了賴政府3兆元預算是史上最高、光電弊案「債留曾孫」;台南災區等不到國軍援助,賴清德總統稱社區要利用天災自救、副總統蕭美琴也呼籲學生暑假返鄉救災,令災民欲哭無淚。

即使颱風進逼,賴總統仍一心一意要去花蓮「罷免十講」,府院積極助攻大罷免,中選會當然也要跟進「撩落去」;大罷免未必大成功,但李進勇操之過急,恐怕已先劇透軍情告急。民意反彈,中選會也可能成為大罷免的終結者。

選罷法 罷免 李進勇 中選會

延伸閱讀

李進勇稱「告急」恐違規又改口 趙少康:傷害中選會獨立

批李進勇不辦罷團 藍更憂「國家級奧步」飛彈警報又來

批李進勇想將「告急」列罪 國民黨:戒嚴國家隊出奧步

指選前喊「告急」恐違規 李進勇2018曾自稱「選情很危險」

相關新聞

桃園、台中罷免戰況轉熱 藍綠互控奧步

首波罷免投票26日登場,戰況升溫,藍綠互控奧步。桃園中壢區2里傳發放選舉公告夾帶反罷免文宣,罷團質疑行政不中立。桃園立委...

大罷免選前黃金周 賴清德取消花蓮第七講

大罷免黃金周「超級星期六」明天登場,總統賴清德昨天雖以薇帕颱風來襲為由取消花蓮「團結第七講」,但綠營護國大遶境最終站仍將...

新北也傳罷免公告夾反罷文宣?公所還原真相:沒夾帶

罷免投票倒數,民進黨新北議員鄭宇恩晚間貼出民眾投訴,指八里區埤頭里居民信箱,被同時放罷免公告及反罷文宣,質疑夾帶,要求新北選委會...

傳文宣夾罷免公告 魯明哲團隊自清反批「不造謠不會選」

7月26日罷免選戰進入白熱化,桃園市近期開始發放罷免公告,不過卻傳出有里鄰長將罷免公告及立委魯明哲反罷文宣夾在一起一同派...

民進黨51戰隊應援雲林「罷免丁學忠」 展現守護民主決心

由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陳培瑜今天率領黨團立委劉建國、羅美玲、黃捷、吳沛憶到雲林縣麥寮夜市,力挺罷免行動,展現守護民主的決...

「國會十大憲政危機」 學者:罷免成功才能阻遏滲透

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26日投票,學者周志宏、張嘉尹今天表示,立法院形成十大憲政危機,如果大罷免不成功,國會將更惡化;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