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旅遊規劃師帶你環島祈福 巡禮「全台八大廟」求平安補財庫

【圖/文:連繡華】
旅遊達人連繡華的小環島祈福之旅很特別!巡禮中南部香火旺盛的8座大廟,在過程中利用道法透過疏文與良善咒語與上天溝通,提供另類祈福服務,他強調這是種傳統求得心靈平靜的方式,無關迷信,先求平安與淨化,再針對每個人有所不足之處,補財庫或運勢,就像人要先求自己身體健康再增強體魄,透過神明的加護讓新年擁有新氣象。
深度旅遊規劃師 連繡華
斜槓多彩多姿的旅遊達人連繡華有導遊證、神祕客證書和道士證書,擅長打造結合深度體驗的旅遊方式。新冠疫情重創旅遊業,成為他接觸道教信仰的轉捩點,透過好友道長大哥的協助進修道法與科儀,取得了中華道教總會道士證照,並創辦了「道胖達」,推廣深度旅遊和朝聖之旅。
北港武德宮 全台最大五路武財神
主祀五路武財神的北港武德宮背後有段故事,舊址是間中藥行,據傳前屋主被驚嚇過後搬家,創辦人陳茂霖中醫師遷居後,經扶乩得知該址有內神為武財神趙公明,因時空變遷被掩埋於建築物下,同年,遵照扶乩所降指示為其雕塑金身,於自宅設壇供人膜拜,且開始使用「武德宮」名稱,之後捐贈土地並邀親人出資興建新廟,仍保有傳統問乩儀式是一大特色,除了補財庫,家有孩童也別忘了跟小朋友守護神黑虎將軍打招呼喔!
馬鳴山鎮安宮 臺灣五年千歲源頭祖廟
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的王爺廟,主祀代天巡狩五年千歲十二王爺,為臺灣五年千歲總廟及源頭祖廟,分靈廟遍及全臺,香莊進香、王爺遶境、三朝清醮(含龍船換班)之科儀保存完整,是台灣五年千歲的信仰中心。連繡華表示鎮安宮還有全台面積最大寺廟主題的「五年千歲公園」,非常適合來此進香旅遊,作為消災除厄首站,接下來的補財庫才會順利喔!
四湖海清宮 全台最大的包府千歲廟
三條崙海清宮,原稱海清宮森羅殿,是位於雲林縣四湖鄉崙北村的包公廟,被視為臺灣供奉包公的祖廟。1899年更名為三條崙海清宮現名,主祀閻羅天子,配祀道士公孫策、文武判官,龕下奉有虎爺、前桌供有中壇元帥。連繡華表示,來此主要先將自己的罪業赦除,接下來才能有效把財與庫補好。
高山巖土地公 全台最早的土地公
沿革記載源起於明末崇禎年間,樹林庄陳文成在此拓墾,福德正神及夫人顯聖,因此發現這處風水寶地。恆春高山巖福德宮是台灣罕見依珊瑚礁岩建造的土地公廟,民國59年,廟祝夢見土地公指示陰魂太多,祂快守不住了,需恭請附近土地公一同坐鎮,於是廟方到其他土地公廟迎請分靈,便形成正殿神龕有多尊土地公神像的奇觀。這裡除了求財、求子,對於婚姻、事業和考試運特別靈驗。伯公特別愛吃糖、麻糬跟花生,拜拜建議準備黑糖麻糬,補財庫相當好。
車城福安宮 全台灣最大的土地公
建廟之初稱為「敬聖亭」,當地傳說荷蘭統治時期,土地公已在此守護鄉里,嘉慶時改名為「福安廟」,據說為紀念福康安。因各地分靈眾多,農曆二月和八月整月份都有分靈回來進香,熱鬧長達月餘,恆春早年流傳五方土地公之說,要祭祀完:西-高山巖福德宮、東-滿州茶山福德宮、南方-鵝鑾鼻保安宮、中-恆春猴洞山福德宮、北-車城鄉福安宮,才算圓滿。在補財庫時,會對金爐做請領收動作,金紙放爐口會自動飛入,能感受科儀傳送給神明的喜悅。
北港朝天宮 全台最大的媽祖廟
北港朝天宮俗稱北港媽,當地人稱媽祖宮,舊稱為天后宮。是一座位在臺灣雲林縣北港鎮光民里的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媽祖廟由臨濟宗第34代樹璧和尚創立於康熙三十三年。但至今仍聘請佛教臨濟正宗僧侶擔任住持及駐廟法師,其管理組織為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正殿(又稱聖母殿)奉祀媽祖,殿前陪祀中壇元帥和虎爺,左右為千里眼與順風耳二將軍。朝天宮在1985年被列為二級古蹟,1997年改制為國定古蹟。
竹山紫南宮 求發財金讓新年財運亨通
竹山紫南宮,又名社寮紫南宮,土地公廟主祀福德正神,與中和烘爐地的南山福德宮、屏東車城的福安宮並稱「三大土地公廟」。凡向土地公借發財金須擲筊,最多只能借用600元做為生意的本,來年若有賺錢即須還本,再增添香油錢。『北天燈.南烽炮.中丁酒』讓紫南宮盛名更加遠播,借完發財金順便求金雞及摸金雞是遊客信眾最愛。來紫南宮,借發財金錢滾錢之外,會順便前往旁邊的老祖廟拜拜,祈求效果加倍。
南鯤鯓代天府 分靈眾多的臺灣王爺總廟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臺灣臺南市北門區,主祀「代天巡狩」李、池、吳、朱、范 府千歲五府千歲,與歸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不僅是全台灣面積最大、廟史最悠久的王爺廟,也是北門區及臺南市最大的廟宇。來此除了參觀宏偉的建築,最主要目的就是消災解厄補去除瘟疫,補財庫效果才有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