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亞洲最大的「東光百貨」! 開業十年的興盛與沒落
東光百貨在1980年代風靡一時,當時規模號稱亞洲最大的百貨公司,帶動台北中山區的繁榮。然而,隨著90年代火災事件重創形象,最終於1995年結束營業,僅留下十年的輝煌歷史。
東光百貨的創辦人甘建成,為台灣早期鋼鐵業巨擘甘南清的長子。甘南清戰後從拆船業進入鋼鐵業,1956年創立台灣製鋼礦業與東光鋼鐵,迅速累積財富,被譽為「北甘南侯」,與當時台灣首富侯雨利齊名。後來甘南清逐漸淡出鋼鐵製造,轉向貿易業務,並將事業交由兩子甘建成與甘建福接手。
1982年,甘建成決定將東光鋼鐵舊址開發為百貨公司,並於1985年1月正式開幕。東光百貨內有很多酒廊、舞廳、柏青哥、西餐廳及海鮮店等,並以其創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台北市的地標。然而,隨著火災事件的影響,東光百貨逐漸失去競爭力,最終走入歷史。
東光百貨結束營業後,大樓轉型為商辦用途,出租給多家商戶,目前該地段仍為甘家重要資產來源之一。此外,甘家在林森北路另一端擁有薇閣精品旅館與伸適商旅,這些地產每月為家族帶來穩定的高額租金收入。
原本不打折‧被逼打折 有家百貨店‧點火開戰
1985-04-26/聯合報/06版/台北市民生活版
【台北訊】號稱亞洲最大的東光百貨公司,定今天起展開超級市場六折及其他百貨服飾特價活動,如果東光和其他同業短期內無法達成協議,台北市大型百貨公司勢將捲入新的折扣大戰。
台北市綜合百貨小組十三個會員,得悉東光賠售的決定後,定今天上午在來來百貨地下室召開緊急會議,研商有效對策。通常百貨小組僅於各月廿日開會一次。
據瞭解,自今年一月下旬開幕即誓言不以折扣招徠顧客的東光百貨,斷然採取主動攻勢,係抗議台北市綜合百貨小組的若干歧視舉措。上月中旬,東光和統領百貨都申請加入百貨小組,但都因無法接受老會員的規定而撤回申請。
東光一位高級職員憤憤表示,百貨小組引用會章不准新會員投票,尚可忍耐,但不久前強迫該公司接受應於九月舉行週年折扣活動,以及脅迫化粧品廠商於五月廿日總統就職週年折扣活動中,抵制非組員公司的決定,就使東光不得不採「以戰逼和」的脫軌行動。
另據有關人士透露:東光被迫「下海」打折,與該公司開幕三個月來業績未符理想不無關聯,而若干服飾業者為打開春裝銷路,寧可削價薄利多銷,也為因素之一。
若干買深百貨業者已於昨晚初步磋商對策,唯一可以斷定的是:百貨業爾虞我詐的折扣激戰,或可使消費者撿些便宜。
【本報記者習賢德特稿】沉寂月餘的百貨超級市場今天又將捲入折扣風暴,令人訝異的是點燃此次戰火的業者,竟是早先堅決反對以折扣自相殘殺的東光百貨公司。表面上看來,業者拚殺愈烈,消費者註定要撿些便宜,但我國百貨業經營水準遲遲無法躍升,這場「東光引發的戰火」只是又一例證而已。
曾走訪歐美、日本高級百貨公司者都有類似感覺;別人經營的店面硬是比我們氣派,服務態度和銷售的貨品也保有一定的格調,豔羨之餘,難免要責怪國內百貨業者不成材。其實,絕大多數認定「我不如人」的批評者都忘了:這些令人動心的水準,都建立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哲學上。
拿最具體的例子而言;台灣地區百貨公司的售貨員,很可能是全世界工作時間最長的服務業,他們既無法像先進國家的同行只須服勤八小時,新近公布實施的勞動基準法,也毫無道理的將他們列於適用範圍之外。不易要求他們謹守「顧客至上」的信條。
先進國家的成例,當然未必完全值得仿效,但是百貨業者自尊自重,有所不為的經營法則,的確有其特長。
例如日本百貨公司為維持合理的利潤,嚴格規定了一定區域內競爭者的數目;同行之間的招徠技巧,也多以價格以外的服務手段為主,蝕老本,硬碰硬,或者先抬高底價再打折的手法,絕無僅有。消費者在一定的價格之下,購得瑕疵極少的貨品,自然安、心而愜意。奈何在台灣竟行不通。
北市綜合百貨小組的決議,已不止一次墨瀋未乾即遭推翻,究竟是誰慣壞了消費者?還是業者無法擺脫地攤意識?該認真檢討了。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