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喝酒哲學!林洋港招牌「表面張力」曾與柯林頓拼酒

1980年代的重量級政治人物林洋港,曾任臺灣省主席、內政部長、司法院長等政府要職。他為人海派,講話幽默風趣,在政壇上被稱為「阿港伯」。他不只酒量好,他的招牌「表面張力」敬酒方式在政壇流傳,甚至曾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比拼酒量,留下許多傳奇佳話。
阿港伯的酒量極佳,有一次陪同蔣經國到金門巡視,在晚宴時一共喝了28杯金門高粱,喝完酒之後,還能保持清醒去看電影。他所謂的「表面張力」,就是在斟酒時將空杯子裝滿酒水,並溢至杯口,形成微微隆起的酒弧,又不能將酒水濺出酒杯,然後一飲而盡,以表誠意。有時候賓客端起酒杯時,不小心溢出幾滴,阿港伯還會打趣說:「不要藉機搖來搖去,減少酒量!」
林洋港對每個人都十分尊重,不分職位高低,聚餐時皆熱情款待。他當省主席時,有一次省府聚餐,他每一桌都去敬酒,只要能喝酒的同仁,阿港伯都會斟到「表面張力」再乾杯,即使是工友桌,同樣逐一乾杯。他當內政部長時,有一次以前任職省府時期的座車司機來台北官舍拜訪他,阿港伯奉為上賓,請他吃日本料理,還找來幾位當年省府老同事當陪客,他殷勤勸酒,席間氣氛熱烈。
1979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時任阿肯色州長,年僅三十出頭。他來台北訪問時,當時的省主席林洋港在圓山飯店宴請柯林頓,同樣是採取「表面張力」的飲酒規則。柯林頓的酒量也很好,入境隨俗連喝了三十幾杯紹興酒,相當親切豪爽,也成為台美外交的趣談。
《話題與觀念》林洋港的「表面張力」
1990-03-05/聯合報/03版/總統選情
【楊仁】
幾乎全台灣的酒友都知道林洋港的「表面張力」,斟酒時,將酒液注到杯口,在杯緣形成一個隆起的酒弧,然後一飲而盡。
林洋港也很講究斟酒的技巧,「表面張力」的酒弧不能潰溢,灑在桌上就很掃興。
昨天,林洋港在三軍軍官俱樂部露面,總統選情這杯酒,應是已達「表面張力」的程度了,斟酒者如何令其滿而不溢,這是一門學問。
表面張力﹑喝酒法律阿港伯華府的盛宴 熱鬧
美高級官員﹑民代均作陪 但'不知'國務院有人與會
1992-06-25/聯合晚報/02版/話題新聞
【特派記者陳世耀/華府廿四日電】司法院長林洋港一行今天上午自紐約飛抵華盛頓,林院長隨後立即拜訪美國最高法院院長蘭圭斯,晚間接受我國駐美代表丁懋時夫婦晚宴款待,美方的陪賓除最高法院大法官奧康諾夫婦、甘迺迪夫婦外,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聯邦參議員裴爾與麥考斯夫婦以及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夫婦均應邀作陪;另外,美國國務院方面亦有主管官員與會,但林洋港會後表示,「我不知道有國務院官員(參加宴會)」。
這場宴會在丁代表的官邸舉行,氣氛相當熱烈,林洋港再度搬出「表面張力」「年齡差距」的「喝酒法則」,他幽默地對與會主賓們說「這是中華民國喝酒的法律」。在林院長倡議下,宴會主人丁代表逐一「敬通關」後。主客林洋港也與全體與會貴賓一一乾杯。隨後,奧廉諾夫婦、斐爾、麥考斯基等所有來賓也一一互敬,多位貴賓對林洋港表示,中華民國喝酒的「法律」,他們一定要遵從,有人表示,從來沒喝過這麼多酒。
昨天這場晚宴美國參院頗具份量的外交委員會主席斐爾及參議員麥考斯基均與會出面作陪款待中美斷交以來訪問美國層次最高的我國官員,自有其意義;另外,華府方面確有消息指出,兩位國務院主管官員也參加了歡迎林院長的晚宴,不過,林洋港在隨後接受查詢時否認,他說:「我不知道有國務院官員」,似在避免為中美關係增加困擾。
依林院長原訂行程,本擬在明天上午與聯邦教府有關官員早餐,但據瞭解,昨晚宴會中有關官員已有機會會晤林洋港,明天的早餐會將取消;林洋港明早將會晤台灣同鄉聯誼會13位代表,對當前國是交換意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