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是被詐騙!台中老田僑領300萬鉅款「竟是這原因」 警護送返家

鍾小平遭提議送考紀會 青工總會長:已傷害國民黨

海峽雷霆軍演31艦36機出海 軍方證實中共民兵船參演

80年代最前衛機車!「光陽名流150」收納式頭燈售價破6萬元

光陽機車推出的新款機車,附有可開闔的大眼睛隱藏式車燈,十分特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11/26 邱烺晏攝影)
光陽機車推出的新款機車,附有可開闔的大眼睛隱藏式車燈,十分特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11/26 邱烺晏攝影)

台灣是機車王國,車廠也推出過許多經典造型的機車,而在速克達中,由光陽推出的名流150就是一代回憶。這款車仿造汽車外觀設計,當年是時尚與品味的象徵,至今仍讓許多人懷念起80、90年代的台灣街頭風景。

名流150的誕生可追溯至1983年本田技研工業發表的SPACY125 STRIKER,擁有全球第一台搭載隱藏式頭燈的設計,並配備自動溫控裝置及前置式水箱液冷式引擎等諸多當時在機車界前所未見的豪華配備。1985年,本田在北美市場推出了Elite150 Deluxe,將排氣量提升至153cc,這便是後來台灣名流150的原型車種。而光陽工業於1987年在做了一些本土化的調整後,正式在台灣推出名流150。

名流150的設計概念是以汽車作為發想,有與同年代豪華汽車相同風格的啟閉式跳燈,並且沒有踩發桿,因此剛在台灣上市,就因獨特設計與前衛性能,在台灣機車市場引起轟動,也讓名流150創下多項台灣機車史上的第一:台灣第一台液冷式機車、第一台有收納式頭燈的機車、第一台造成機車環島風潮的機車、第一台負責傳遞台灣區運動會聖火任務的機車,也是第一台售價超過新台幣6萬元的機車。

隨著名流150在市場上的成功,圍繞這部機車的改裝文化也隨之興起。當時的年輕車主熱衷於為愛車加裝雙層式保險桿、照地燈、霹靂燈等配件,有些甚至會在擋泥板上掛上心儀女星的照片,形成了早期的機車改裝次文化。

儘管目前名流系列仍是光陽旗下的熱銷車款,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年的名流 150 造型已經不再,如今,名流150已成為台灣80年代的文化象徵,在各大音樂、電影作品都能看見。

廣告選粹

整齊優美動作給人視覺上享受 表現出光陽名流高貴風範

1989-03-18/經濟日報/19版/媒體

【本報記者謝淑慧】一隊由十二位機車騎士所組成的車隊,在背景音樂的襯底下,配合著悠揚的旋律,分別作出整齊畫一的平行、圓形、V形、交叉、迴轉等隊型。整支CF中,沒有一句為商品宣傳的廣告詞句,只有片尾的「天生贏家,名流風範」秀出產品。這就是光陽名流150 FREEWAY機車所拍的最新電視CF影片。

這支CF之引起大眾廣泛注意,在於它全片未對產品作一口白說明,而僅以整齊畫一、優美的動作,帶給觀眾一種視覺上的享受,間接表現出光陽名流150的高貴風範,有別於時下的飆車族。

「基本上,我們認為FREEWAY 150擁有其特性,騎上它宛如駕駛小型轎車,能得到另外一種不同的舒適與平穩。再經過多方面搜集整理,參考歐美日的汽車廣告影片,明確的抓住我們所欲表現的商品風格。」負責此片拍攝工作的蒲公英影視葉金淦導演明白道出腳本架構的由來。在六十秒片中以路易士阿姆斯壯輕快音樂作襯底,主要係給予觀眾休閒感受及視覺上的服務,而在三十秒的片子中,則改以探戈明確的節奏來詮釋車子的本身,製造觀眾深刻的印象。(下略)

延伸閱讀

桃園捷運綠線站名有「中正」 紀錄片工作者盼反思生活充斥威權影子

光陽9kW白牌旗艦電車 MiG 9 量產準備 預計3月初正式發表

影/絕美空拍曝光!群櫻爆開 紅色浪漫襲捲南投

上廁所不怕水花濺、泡麵調味包不用塑膠 雲林國小發明展奪獎

相關新聞

阿公手癢?清明節託夢想打牌還指定「女牌咖」 全家笑瘋:真的很想玩

「清明節」是國人慎終追遠,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日,就有名網友分享,家人近日夢到過世的阿公,夢中阿公正在與他打麻將,因此讓他們聯想「該不會是阿公手癢了」...

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隨著台灣人口增多,汽機車使用量提升,過往打造的交通路段便浮現了通勤問題,位於台北北區的圓山隧道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在1969年完工,原本是希望舒緩台北交通,但近年卻因為塞車和路段規劃問題,被戲稱為「圓山八卦陣」。

80年代最前衛機車!「光陽名流150」收納式頭燈售價破6萬元

名流150的設計概念是以汽車作為發想,有與同年代豪華汽車相同風格的啟閉式跳燈,並且沒有踩發桿,因此剛在台灣上市,就因獨特設計與前衛性能,在台灣機車市場引起轟動,也讓名流150創下多項台灣機車史上的第一:台灣第一台液冷式機車、第一台有收納式頭燈的機車、第一台造成機車環島風潮的機車、第一台負責傳遞台灣區運動會聖火任務的機車,也是第一台售價超過新台幣6萬元的機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