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大賣 同名電影也叫座!

1975年出版的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讓在聯考制度下的許多苦悶年輕人感到共鳴,隨即在台灣造成轟動,熱銷數十萬本。1979年翻拍成同名電影,與原著一樣叫好又叫座,還捧紅女主角彭雪芬。她後來嫁給吳東亮,成為台新金控董娘。
作者吳祥輝原本是建中學生,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不參加大專聯考,先去當兵與接觸社會,並追求自己的作家夢。挾高中第一志願的名校光環,他的這個舉動馬上引起外界側目,吳祥輝也因此被稱為「拒絕聯考的小子」。
由於當時是聯考制度盛行的時代,而且大學錄取率很低,眾多年輕學子在父母與社會的壓力之下,認真讀書考大學,被認為是人生前途的主要出路。可是許多高中生擠不進大學窄門,倍受挫折。「拒絕聯考的小子」這個書名相當吸睛,說出一些年輕人想要拒絕聯考制度壓迫的心聲,可說是台灣版的「學歷無用論」。這本書出版後成為暢銷書,在社會上引起許多討論。
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一向關心青年問題,在立法院備詢時,被問到對這本書的看法。蔣院長表示,不敢苟同作者拒絕聯考的想法,政府有責任鼓勵年輕人進大學、多讀書,對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因為原著的高知名度,「拒絕聯考的小子」在1979年翻拍成電影。導演徐進良發掘金甌高職畢業的廣告明星彭雪芬擔任女主角,因為她外型甜美,這部同名電影一炮而紅,也讓彭雪芬的星途大開。她婚後息影,現在是台新金控董娘。
新聞網外「小子」吳祥輝談未來
1976-10-25/聯合報/12版/
【戎撫天】「拒絕聯考的小子」吳祥輝,有意再回學校求學。
在和師大前校長劉真教授傾談三個小時後,這位因出版「拒絕聯考的小子」一書而受到社會注意的青年說:『劉老師,您的話很有說服力,退伍後,我可能會回學校繼續讀書。』
劉教授說:『也許他這句話只是恭維我,但我相信,這個聰明、自負又自信的年輕人,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民國六十三年建國中學畢業後,吳祥輝放棄了聯考,第二年的十二月,在很多高三學生正為將來臨的聯考焦慮不安時,「拒絕聯考的小子」出版了,這本書很快就受到廣泛的注意和評論。
吳祥輝證實他曾經說過有意回學校繼續讀書;但是,他解釋說:『劉教授的話太有說服力了,當時我不能不說這句話。』他表示,這並不代表對過去的否定,他說:『我一點都不後悔寫「拒絕聯考的小子」,也不後悔曾放棄聯考,我只覺得不該以「拒絕」這兩個字做書名。』
他說:『我曾在師專唸過兩年,瞭解大學教育,也肯定大學教育的功能,但大學教育並不是普遍適合任何人,換句話說,並不是任何人都不論資質和志趣,一窩蜂擠著進大學.我不考大學,不是怕考不上而是覺得自己另有創造前途的志趣和信心,所以書名應該是「超越聯考的小子」,不僅僅是拒絕聯考。』
這位受到很多批評,也擁有許多讀者的青年說:『我一直在接觸大學生,也有很多讀大學的朋友,他們經過四年的磨練後,有的會很傑出,會超過我,但我會以比讀大學更勤奮的態度,接受這個事實的考驗。』
一位文學批評家曾稱讚「拒絕聯考的小子」這本書結構嚴謹,感情細膩,筆調流暢,並且認為已超過一般大學生的水準。
新星主角? 問號演員!1979-08-09/聯合報/12版/影視綜藝
【台北訊】預定教師節在中國院線上片的「拒絕聯考的小子」,演員表上沒有女主角的名字,將以一問號替代。
「拒」片女主角實際上是新人彭雪芬,拍過數部廣告影片,徐進良與她簽下六部戲的片約,「拒」片是第一部。
為取得演員證,徐進良送彭雪芬參加八月六日開課的製片協會演員訓練班接受訓練,為期三個月,要到十一月中旬才拿得到演員證。
由於新聞局規定無演員證者參加影片演出不得在片頭和一切宣材上具名,彭雪芬遂成為「拒」片的地下女主角。
「拒絕聯考的小子」全部以實景拍攝,演員平均年齡十七歲,計二十餘個工作天即完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