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洲盃男籃/浪費21分領先優勢 中華隊遭伊朗逆轉無緣4強

她愛上花東美麗山海Long Stay一年 認清「4點現實」夢碎離開

一名顏姓女網友長住在台東池上、花蓮東里一年,然而因為許多現實問題而選擇離開。圖為台東池上。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顏姓女網友長住在台東池上、花蓮東里一年,然而因為許多現實問題而選擇離開。圖為台東池上。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顏姓女網友長住在台東池上、花蓮東里一年,她愛上花東的山與海,「在花東的日子,晨光總是透過稻浪向我道早安,晚霞又在山與海之間為我送行」,然而因為許多現實問題而選擇離開,她決定寫出這段親身體會,誠心分享給想移居花東的朋友們。

該名女網友在自己經營的社團「我在池上Long Stay的日子~淑如好棒棒,我的生活日記」分享,在台東池上、花蓮東里長住一年的親身體驗,她愛上了一整年的山與海,卻在現實裡選擇放手,「曾經以為,這樣的風景與人情,足以支撐我餘生的生活;甚至真心想過,在這裡老去,將日子種在山海之間」。

顏姓網友點出迫使她離開的4大原因:

一、交通問題

女網友表示台9線、台11線幾乎全線測速,測速密集導致長途開車壓力大;天然災害頻繁,地震、颱風或豪雨後,北迴、南橫、南迴常中斷,一旦受困,會有孤立無援的感覺。

二、生活成本偏高

女網友透露物價比西部高,即使是農產品也不例外,除非全自給自足,否則日常採買與外食都比西部多支出,她後來靠網購降低日用品開銷,但也意味著在地消費減少,商家成本更高、價格更難下降。

三、租屋困難與價格上漲

女網友說當地房源稀少,需求又大,適合的房子不好找,她曾遇過不肖房東收訂金後臨時加條件,甚至有人開價三萬元,理由只是「反正你負擔得起」。

四、醫療資源不足

女網友感嘆,當地專科與醫療器械有限,常需跨鎮或跨縣就醫,她舉例像池上沒有耳鼻喉科,只能跑到玉里,甚至花蓮市;婦科更稀缺,有時必須開車一小時以上到台東市。至於大醫院科別不全,部分科別一週僅看診一、二天。

最後女網友指出,花東仍是她心中的美麗所在,但當「旅行者」變成「長住者」,現實條件就必須細細衡量,分享這些所見所感,是希望能給想來花東生活的朋友,作為一個更完整的參考。

文章吸引上萬名網友朝聖,許多人也在底下紛紛表示,「言簡意賅非常務實!多年前我也曾在花東住了一年半,好山好水好風光,但仍有現實因素如同作者所述無法克服」、「很重要,身為醫療人員,也是因為這些因素放棄東移」、「很實在的分享,尤其年長者,在花東就醫一直很難解的問題」、「我今年來台東快滿7年了,很多點我都很感同身受,坐地起價的房租,貴又很難吃的外食,很高的物價」。

花蓮 台東

延伸閱讀

小孩會看!瑜伽女師晨跑「1穿搭」遭鄰怨太露 網笑:只是煙霧彈

小時候嘲笑智商稅!長大後才懂「這些東西」超有用 網嘆:現在吃好吃滿

相關新聞

泡溫泉遇緊急事故...救援時全場靜默 救生員提醒:孩溺水時不會反應

一名網友分享去泡溫泉時遇到的驚險事故,她目睹一位爸爸突然抱著一個小朋友從溫泉池中衝出去,小女孩被放到地板上時四肢僵硬、毫無反應,救生員立刻上前實施CPR

有3孩卻沒買車!同事曝「2縣市」根本不需要 網論戰:40年都這樣過

在普遍薪水凍漲、物價漲不停的社會中,很多人抱怨存不到錢,不要說買房,甚至連買車子都有點困難。PTT上有一名網友指出,常聽人家說住雙北不要買車,因為大部分的生活其實都不需要用到車子,「聰明的就懂?」,引發網友熱議。

站務無法處理!高鐵自由座排隊「解壓縮」 女乘客怒:臉皮厚就贏?

搭乘高鐵自由座有什麼行為會讓人很反感呢?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準備搭乘高鐵自由座,正在排隊時,發現一位男性站在最前方排隊,而他的另一半則坐在長椅吃麥當勞,準備等到列車進站時在排進去,如此「解壓縮」排隊法讓原PO感到很氣憤,告知高鐵人員,對方卻表示此舉屬於「個人行為」,對此,不少網友直言此排隊方式的確讓人很討厭。

她愛上花東美麗山海Long Stay一年 認清「4點現實」夢碎離開

一名顏姓女網友長住在台東池上、花蓮東里一年,她愛上花東的山與海,「在花東的日子,晨光總是透過稻浪向我道早安,晚霞又在山與海之間為我送行」,然而因為許多現實問題而選擇離開...

「天熱免消費也能吹冷氣」7-11門口公告爆紅 網友直呼暖心也憂衍生1現象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全家便利商店/7-11超商新品&好物分享區」分享,近期曾在好幾家7-11門前,看到一張公告,上面寫著「天氣炎熱,若感身體不適,歡迎您入內吹冷氣休息」,直呼真的有被感動到,引發討論。

小孩會看!瑜伽女師晨跑「1穿搭」遭鄰怨太露 網笑:只是煙霧彈

清晨晨跑穿運動服,竟被鄰居嫌太露?一名瑜伽老師每天早上6點多外出跑步,穿著運動內衣、瑜伽褲,再披件沒拉拉鍊的運動外套,本來只是方便活動,讓流汗好散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