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覺得後半生穩穩…一夕失業全沒了!有感:主業謀生、副業求賺
![職場示意圖/Ingimage。 職場示意圖/Ingimage。](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2/0/3148251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主業謀生、副業求賺,從副業找到未來價值
我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收入應該是一直上漲的,只要努力,上好學校,找好工作,升職加薪,明天永遠會更好。你呢?我想問問你,你認為自己的收入在未來幾十年裡會一直上漲嗎?
我第一次聽到否定的回答,是我26歲時初到香港做投資銀行顧問,當時自己躍升到年薪百萬,覺得將來肯定芝麻開花節節高!沒想到一個同事卻告訴我,要珍惜現在的高收入,因為未來很可能會失去。他微笑著說,他見證了香港經濟的起飛,在1980、1990年代,只要肯努力,做什麼都可能成功,但逐漸地,很多行業沒落了,很多贏家消失了。時代在不斷變化,沒有人能一直賺錢,總有一天會被淘汰。
開始我不相信,覺得太悲觀,後來我認識了我先生,看到了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他一瞬間從高峰墜落低谷,從高盛銀行家變成失業人士,再後來我們一起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不少身邊朋友失去了年薪百萬的工作後,只能做二三十萬元的工作了。
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怎麼樣才能不怕變化,收入一直上漲呢?本文我會多分享一些副業賺錢的思維。
不要做消費者要做銷售者
我有一位學員覺得很困擾,她創業沒有起色,於是不停地去付費學習。一年花了十幾萬元,學市場、學成交、學人脈、學自媒體,越學越茫然,越學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我和她說:「想賺錢,不要去買,而要去賣。不要想你自己想要什麼,要想你能給別人什麼。」當你自己的需求越少,滿足別人的需求越多,你的財富就會越多。反之,如果你自己的需求很多,卻不能滿足別人的需求,你的錢會越來越少,會流向那些能滿足你需求的人。
其實,做銷售者的盈利來源有很多:
1.銷售產品、課程和服務,可以銷售你自己的,也可以銷售別人的。2.提供諮詢和指導,一對一的服務是最貴的。
3.收仲介費,比如券商的交易佣金、不動產仲介收的佣金。
4.收訂閱費和會員費,比如你有自己的讀書會、會員社群。
5.收廣告費,有人找過我讓我發社群媒體,一條文案給我多少錢。
有一個很好的工具,能幫助大家去思考,就是特別簡單的「3C」:
第一個C是Company(公司),意思是從大處著眼,把自己想成一家公司。想想如果你是一家公司,你的核心能力、拳頭產品(指在市場上競爭力強的產品)、發展策略、主要市場是什麼?第二個C是Competitor(競爭對手),就是你的競爭對手是什麼樣子。他們過去怎麼樣,他們的生意做得好不好,他們的利潤如何,他們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他們最強的地方在哪兒。
第三個C是Customer(客戶),就是你的客戶是誰。誰來買你的服務、產品,他們是哪些人(性別、年齡),他們的心理、購買習慣、購買力如何,他們未來的變化是怎樣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專家,有兩個方向你能參考:
1.個人經驗和技巧:例如怎麼置辦不動產、整理家居,甚至是一些小眾的愛好,只要其他人需要,而你比他們更懂一些,你就能分享和指導別人。2.研究和總結的成果:一個人並不是非得做了某些職業,才能被視為專家。你可以選擇並研究人們認為有價值的專業,繼而進行分享。
本文摘自金尉《上癮式存錢:邊賺邊存、越存越爽,一鍵刷新你對錢的概念!》,作者: 阿汝娜、周劍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