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圭佑、鈴木一朗為何能成為足球棒球界傳奇? 兩人小學作文皆有共同點

本田圭佑。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劉肇育攝影
本田圭佑。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劉肇育攝影

二○一七年離開義大利足球俱樂部「AC米蘭」,轉而投效墨西哥知名球隊「帕丘卡」(Club Pachuca Tuzos)的日本足球選手本田圭佑,小學時曾寫過這樣的作文——我長大之後,不是「想」,而是「會」成為世界一流的足球選手。

要成為世界一流的選手,就要做全世界最多的練習。所以,我現在正在努力。雖然我現在足球還踢得不好,但我會努力,一定要成為世界第一。

而截至二○一七年,都還叱吒大聯盟球場的職棒選手鈴木一朗,小學時則是寫過這樣的作文——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流的職棒選手。

本文出自《不漏財的雪球管錢術》
本文出自《不漏財的雪球管錢術》
為此,我要在國中、高中、還有全國性的比賽中,拿出優異的表現。要有優異的表現,就必須先勤加練習。我從三歲時,就開始練習打棒球,到七歲之前,其實只練了半年左右的時間。但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直到現在,我一年有三百六十天都在奮力地練習。

所以,我每個星期能和朋友玩樂的時間,只有五、六個小時。因為我這麼拚命地練習,將來一定可以成為職棒選手。

正由於兩位球星的願景都很明確,所以他們才能長期忍受辛苦、枯燥的練習,日復一日堅持下來。

並非天生英才

我認為大家口中所謂的「天才」,其實並不只是因為與生俱來的「才華」過人。真正的天才,是能明確地勾勒出自身願景,並持續不懈地努力,以期能夠用最短的路徑,奔向願景所描繪之境界的那種人。

當你也同樣出現了「無法展開實際行動」、「行動無法持之以恆」的問題時,就需要明確地為自己描繪出未來的願景。如此一來,身體自然就會朝著自己想走的方向,展開行動。

我們難免都會有煩惱、徬徨的時候。這是因為人生有著無限的可能,所以我們才會猶豫該往哪裡走,因而迷惘。在這種時候也一樣。只要懷抱明確的願景,它就會成為照進幽暗洞窟裡的一道光芒,為你照亮該走的路。

願景的描繪方法

既然,要懷抱著「願景」,人心才會願意採取行動。那麼究竟要如何讓願景連結到具體行動?建議你不妨注意以下四點——

❶願景夠具體:具體與否是描繪願景時的一大關鍵。「我想當老闆」、「我要變成有錢人」之類的說詞,都太過粗略。相形之下,「四十歲之前要創業」、「每年都要存一百萬」等,用精準數字來呈現的願景,不僅可以清楚讓人看到通往終點的路,到終點之前該做什麼事,也會更加明確;

❷具主體性:願景絕對要以「自己」為主角。舉例來說,「為了招桃花而減重」這件事,主體就不是「自己」,而是「別人」。就算減重成功,我們也無法控制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你的努力老實說根本就無濟於事。然而,如果是「要努力減重,變得更有魅力」,就是一個可以在積極行動後達成的理想願景了,因為它的主體是「自己」;

❸正向肯定:願景最好是正向、肯定的。當我們提出「為了減重而不吃東西」、「為了存錢而不花錢」等否定的願景時,腦中便會先浮現中年發福、或是揮霍浪費的自己,然後下意識地把這個否定形象的念頭植入腦海。這樣的做法,將模糊你對自己的最終期待,並提高願景達成的難度。因此,擬訂願景時,一定要用正向、肯定的句子;

❹是否協調:當我們擬訂願景時,也必須考慮它在達成後,對周遭可能帶來的影響。若你能想像旁人對自己寄予祝福的表情,那就是一個理想的願景。因為想談戀愛而大搞婚外情,或因貪圖財富而敲詐行騙,都不是理想的願景,這一點已毋須贅述,請務必排除此類選項。讓他人因為你的願景而傷心難過,對你而言也不會是什麼幸福快樂的事。

(本文出自《不漏財的雪球管錢術》作者:蜜凱拉・阿羅卡 譯者:鍾榕芳)

相關新聞

買東西可以零利率都分到最高期?存股哥:債務也會貶值

這個禮拜買了一支新iPhone,用了12期分期零利率,平均每期不到2000塊,現在我買比較高單價的東西,可以分期零利率的話我都分到最高期,主要是使用低風險的槓桿策略讓金錢使用效率更好。 假設我第

35%英國青少年每日為錢煩惱 台灣人金融素養也亮紅燈

一份針對英國18至21歲年輕成人的最新調查指出,多達35%受訪者每天都在擔憂財務狀況,但真正願意主動學習如何管理債務者,比例僅有20%。專家警告,年輕族群在面對貸款、信用卡等議題時,知識明顯不足,恐對未來財務穩定性埋下隱憂。

慣用右手刷牙改用左手、上班族調整一成不變通勤路線 巧妙扭轉「壓力源」

所謂壓力,其實原本是指人們在受到某些刺激時,身體做出反應的狀態。舉例來說,有懼高症的人,…

尋找求職方向、思考轉職時機 6大問題檢視「學習」和「報酬」你最重視啥?

就跟每個月的理財回顧一樣,工作也應該要每個月反思回顧一次。透過反思,你可以找出自己的行為模式,並做出必要的改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