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內耗…人生才能往前走!學會拒絕為難自己

不內耗,你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順位
朋友約你週末出去,但你不想去,該怎麼回答?剛從上一家公司跳槽,前東家就宣布大幅漲薪,你作何感想?親戚跟你家借錢,但沒說什麼時候還,該怎麼辦?如果你會因上述任何一個場景感到為難、難受,我建議你停止內耗,不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消耗自己。但我猜你一定會覺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不對?
所以在此之前,你需要理解,內耗為什麼會發生,與內耗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古羅馬斯多葛學派哲學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曾說:「折磨我們的往往是想像,而不是真實。」
為什麼朋友約你出去,會引起你的內耗?這源於你對友情維繫的過度擔憂。害怕拒絕會引發誤會,擔心朋友會因此認為你不重視這份友情,或是怕失去共同活動所帶來的親密感。
這種內耗的背後是對人際關係脆弱性的恐懼,以及對個人決定可能帶來負面後果的過度想像。你可能在心裡反覆權衡,是犧牲個人的意願去滿足對方的期待,還是堅持自我但面臨可能的社交壓力?
為什麼前東家大幅漲薪,也會引起內耗?因為這關乎自我價值的認同與對自己選擇的質疑。你可能會感到後悔,懷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確的跳槽決定,擔憂自己是否錯過了應得的利益,甚至質疑自己的職業判斷能力。
這種內耗來源於對過去選擇的遺憾、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對當下選擇的不堅定,讓你在「假如當初」與「現在怎樣」之間徘徊,消耗著精神能量。
這就像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裡說的那樣:「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黏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為什麼借錢的明明是別人,卻引起你的內耗?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複雜而微妙,尤其是涉及金錢時,更容易觸動敏感神經。親戚借錢沒提還款期限,引發的內耗不僅僅是因為金錢本身,更多的是因為觸及了信任、界限和公平感。你可能會擔心直接提出還款條件,會傷害親戚感情、破壞家族和諧,這種顧慮的背後,是對親情紐帶和社會角色期望的尊重與維護。
同時,你也可能在內心深處對自己設定的邊界產生懷疑,猶豫是否應該為了保持表面的和平而選擇隱忍。
內耗展現出你在個人權益與維護家庭關係之間的艱難平衡,是情與理之間的拉扯。既不想成為冷漠無情之人,又不願自己的善良被無休止的利用,這種內心的矛盾與掙扎,使你在維護自身利益與顧及親情之間搖擺不定,消耗了大量的心力。
所以,內耗的本質是內心衝突與能量的消耗。它源自面對外部環境與內部價值觀、情感需求之間的不協調時,所產生的自我掙扎。這種掙扎不僅展現在對當下決策的猶豫不決,更深層次的反映了你在自我認同、價值取向、與人相處模式上的矛盾衝突。而在這些情境中,你不僅是在權衡具體的行動方案,更是於內心深處進行一場關於自我認同、自尊、價值實現與情感調和的深度對話。
也正是這些內心的糾結與博弈,讓你疲憊不堪、心力交瘁。真正讓你內耗的從來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執念與較勁。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允許一切發生的人最好命:命好,只有一個祕訣:精神不受力,保持能量活下去。破解十大內耗場景、運用不受力工具,平常心看世事,鈍感力過生活。》,作者:何聖君)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