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憲訴法釋憲說明會 大法官頻發問 反顯不懂議事

憲法法庭昨開說明會,欲釐清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三讀程序有無瑕疵。昨天形同釋憲「前哨戰」,大法官對於三讀程序存有非常多「疑問」,頻頻提問,看似「助攻」聲請釋憲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但會不會反而自曝對議事的狀況外?
憲法法庭尚未受理觸及憲訴法修正條文是否違憲,而優先處理立法程序,原訂兩小時的說明會,因大法官們提問踴躍,延長至三小時、下午五時才結束,除審判長謝銘洋、大法官陳忠五未提問之外,其餘六名大法官均有發問。
昨天交鋒焦點圍繞「無異議認可」,包括大法官尤伯祥問及立法院長韓國瑜當時詢問「有無文字修正」後,幾乎沒有停頓地宣布沒有文字修正而通過,如此能說二讀反對議案的立委行使投票權嗎?又議案通過後,人民如何問責?
大法官呂太郎也舉例甲向乙詢問「你有兩百萬可以借我嗎」,乙均不作聲,甲可以當成乙同意借兩百萬嗎?但隨即被全場唯一專家學者、立法院法制局前局長羅傳賢反駁,指立法權與此不同,立法權運作靠的是互動、慣例。
大法官對議事的發問踴躍,反而曝露對於國會議事實務的認知不足,甚至印證黃國昌所說,大法官辦一個「凸顯自己搞不懂狀況」的說明會,不知道意義何在,或是有何政治上的考量,令人不解。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則將憲訴法修法過程比喻成「性侵案」,表示民進黨團反對五個多月,不能因「敲槌通過的一秒」沒有反對,就代表黨團無異議。言論一出,令人詫異,但呂太郎也隨即回應「這和性侵案無關」。
在法庭上,各當事人多半就自己有利的部分陳述,這本無可厚非,但聰明的法官不能只聽一面之詞。例如,宣稱「反對五個多月」,若仔細探知,這五個多月不乏「為反對而反對」,甚至不願理性討論,如此稱得上「一再表示反對」嗎?
昨天說明會氣氛尚稱平和,卻因羅傳賢舉立院前院長王金平與蘇嘉全處理議事的差異,讓外界讀出「民進黨正是今日議事爭議的始作俑者」的味道,引發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極大不滿。
這股濃烈的火藥味,也讓司法與政治更加糾結不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