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洲盃男籃/浪費21分領先優勢 中華隊遭伊朗逆轉無緣4強

【專家之眼】《零日攻擊》能增加823多少同意票?

賴清德總統。(歐新社)
賴清德總統。(歐新社)

史無前例的大罷免在726投票灰頭土臉地大失敗之後,不少人呼籲民進黨讓大家回歸平靜的日子,別再鬧了,可是,賴清德非但毫不退縮,反而下令全黨背水一戰,繼續拚823的第二波投票。

823要罷免的,是第二、三批才成案的立委。既然成案比726的第一批還困難,那麼罷免成功的機會,必定也低很多。尤其第一批一個都沒罷掉,反罷免陣營信心倍增,再加上罷團依舊氣焰囂張,讓討厭他們的人更想再狠狠修理一頓。無怪乎有人預言,屆時投票結果,恐怕連25%的同意門檻都不會有半個達標。

在士氣受挫又勝算趨近於零的情況下,為何賴陣營還要一條路走到黑呢?也許可以從賴經常掛在嘴邊的「團結」找到答案。這個口號無比諷刺,因為它不但團結不了大家,反而嚴重分裂了社會。意見相左者爆發口角,甚至有偏激的女兒拳打老父。可見賴想要團結的,並非全民,而只是凝聚「順我者」,換句話說,就是激發支持者同仇敵愾之心,鞏固基本盤。

最近播出的《零日攻擊》,可謂用來「團結」基本盤的政治洗腦劇。它把台灣人恐共的情緒演出來了。然而,劇情與其說是抵禦外侮,不如說是在內部揪出「中共同路人」,簡直跟賴所說的「打掉雜質」如出一轍。

眾所周知,「抗中保台」並非賴所發明,他只是順勢成了這個理念的領袖。為了鞏固權勢,必須使勁煽動這種情緒,給它極大化,將它變成一種強烈的信仰,甚至近乎宗教式的狂熱。試想,當領導者受到一大群追隨者支持,正等著他指揮時,他要是膽敢說,之前灌輸的信念是錯的,必須放棄,這些群眾怎可能不懷疑人生?當然,因為「抗中保台」在台灣有市場存在,所以就算領導者不玩了,那個指揮的位置必然會出現另一個能言善道者取而代之。為了不被取代,賴寧可冒著得罪中間選民的風險,也不敢讓支持者失望,換句話說,他已經騎虎難下了。

這和當年對岸毛澤東以仇恨為出發點,不停地搞階級鬥爭,非常相像。青鳥們慷慨激昂的言行,在大街上揮旗的動作,總讓人想起紅衛兵。確實,熱血青年和單純的藝文工作者,往往就是鬥爭的尖兵。然而,彼時大陸民眾以貧下中農居多,他們生活困苦又缺乏教育,很好煽動;台灣現在的民眾以中產階級為主,且知識普及率高,或許仇外情緒可以激發些許,但明明日子過得好好的,沒有立即的危險,卻要天天宣傳「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只會引起普遍的反感。

於是,想鬧事的跟想過好日子的,這邊堅信老共天天在搞滲透,質問老百姓怎麼不清醒?那邊覺得沒那麼嚴重,難道兩岸就不能和平對話?他們各在自己的同溫層抱團取暖,誰也別想說服誰。

無論如何,開弓沒有回頭箭,賴既然選擇當抗中保台的領袖,那就應該把「團結十講」完成。君無戲言,國家領導人至少得先做到誠信。

罷免

延伸閱讀

823核三延役公投倒數 宜蘭藍白合首同框喊投同意票

台中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8/13登場 若遇颱風假順延

內閣改組當機立斷? 823前後都為難

民調/6成1民眾不贊成大罷免 823投票意願不同意高於同意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為何有疑美論?」 林飛帆不妨問問賴清德

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接受網媒專訪時拋出一個大哉問:「為什麼會有疑美論?」美國總統川普對台加徵「20%+N」對等關稅、台積...

【重磅快評】傲慢的台灣形象 林明昕示範賴政府的外交災難

南韓真相和解委員會委員長朴宣映不滿原定的會談遭我國政務委員林明昕臨時取消,發文批評「台灣傲慢無禮形象留我心」。人還在韓國...

【重磅快評】從謝長廷到林岱樺 誰是背後邪惡力量?

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又成箭靶,鏡週刊這次直指,林岱樺與通法寺住持釋煌智關係曖昧,「超乎一般人交情」。林岱樺上午...

聯合報黑白集/總辭救民調

大罷免、救災、關稅戰一錯再錯,賴政府迎來了民意大海嘯。TVBS民調,賴總統的滿意度僅剩廿八%,不滿意度則高達五十五%。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也一樣,僅卅三%民眾認同其國政表現,不認同者則高達五十四%,連其本命區台南市民都「變心」。救災救到那麼冷血,能怪誰?

聯合報社論/選與不選:盧秀燕和黃國昌的不同盤算

非常巧合,就在台中市長盧秀燕傳出「不選黨主席」的同時,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釋出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消息,並隨即發表「一個更好的新北」的形象照。盧秀燕明年底市長任滿,被視為二○二八總統大選藍營熱門人選,她卻無意循例接下黨主席職務。反觀黃國昌,他是現任黨主席兼立委,卻積極表態角逐新北市長。一靜一動間,除顯示兩人不同的政治盤算,也反映了兩黨的規模及複雜度。

綠外交凸槌 因上面說了算

政務委員林明昕、人權及轉型正義處長賴俊兆由我駐館安排,八日上午拜會韓國真相和解委員會委員長朴宣映,前一晚突以需參加APE...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