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重新定義球員身價 自由市場「錢」進新世代

【撰文・陳品宇】
2024年休賽季自由球員市場熱度爆表,檯面底下競價、談判更是驚心動魄,一舉一動受到外界關注,不只有球員成功轉隊,也有獲高額複數年約續留,人員流動不再是罕見現象,替中職打開新格局。本期《職業棒球》邀請到身兼中華職棒與大聯盟球評的資深棒球媒體人「奶哥」王翊亘,一同解密今年市場熱度背後緣由。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自由市場錢鬥,那只能是「天時、地利、人和」,中華隊於世界棒球12強賽驚喜奪冠,全台掀起冠軍熱潮,來年商機無限,是為天時;大巨蛋啟用,極佳觀賽體驗讓進場數字屢屢刷新紀錄,是為地利;而中職睽違16年再度重返6隊規模,母企業不惜砸錢互挖牆角則是人和,三項要素互相牽引,讓薪資漲幅超乎想像。
大巨蛋高規格硬體引人流 季後賽票房收入翻倍跳
2024年例行賽進駐大巨蛋,作為可容納破4萬人高級場館,各家球團不約而同將重磅主題日安排於此,這項舉動也反映在數字上,2024年賽季進場人數屢破新高,場均從6,004人攀升至7,684人,總進場人數首度突破兩百萬天險,中信兄弟更以場均破萬、最高4萬人進場打破台灣職業運動史紀錄。
王翊亘點出,過去球團收入主力為轉播權利金、票房與商品收入,數字往年雖然會有起伏但大致上可估算,大巨蛋出現後,票價、人數一舉抬升,票房收入有了結構性成長,讓季後賽票房價值更加誘人,「過去較為通俗的算法,打進季後賽票房收入基本上能再翻一倍,如今季後賽常被安排在大巨蛋,倍數成長很可觀,對球隊而言,計算收入基礎方式有很大不同,連帶球員身價算法也不一樣,獲得能幫助球隊打進季後賽的即戰力球員,帶來效益格外巨大,促使球隊願意做出超乎想像開價。」前年底中信兄弟以3年總值超過3000萬元合約挖角陳俊秀,順利重返季後賽並奪冠,投資馬上見效。
「我們一直覺得中職門票價格無法提高,其實到頭來是出在硬體環境有所侷限,大巨蛋讓票價差距能拉得更開,招商效應也有影響。」王翊亘提到,以中信兄弟為例,在洲際棒球場和大巨蛋的贊助廠商、場租計算就有所區別,各隊在大巨蛋元年也還在抓人力和布置成本,歷經一年試水溫,未來成本控管更到位,收入還有成長空間。票房結構改變之後,各隊更願意透過補強提升戰績,增加催票號召力,帶動周遭收益,「拿大聯盟球隊來比較,教士隊並非傳統強權,一直都不是熱門球隊,但近年來大肆補強後,季票總是提前完售,入座率、進場人次都寫紀錄。」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6隊格局球員選擇變多好 「薪」情鼓勵投身自由」請參閱最新一期《職業棒球雜誌》(第515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