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票房A組熱B組冷 台灣球迷只有國際賽最捨得花錢

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 Qualifiers,WBCQ)本週五開打,台灣和南非、西班牙、尼加拉瓜分在同組,本組所有賽程共七場比賽,都安排在最多可容納4萬人的台北大巨蛋。賽制是四取二晉級、對手並非傳統棒球強權,且台灣佔地主優勢,陣容匯集中職主力和多名旅外投手,一般預料,晉級機會相當濃厚。
但事實上,台灣還不是這次資格賽參賽隊伍中陣容最強的一隊,這個頭銜屬於分在另一組的南美球隊哥倫比亞。根據日前公佈的陣容,哥倫比亞很可能是經典賽資格賽史上陣容最為豪華的一支球隊。先發投手有去年在大都會投出10勝、防禦率3.75的老將昆塔納(José Quintana)領軍,野手則有在大聯盟累積73轟的內野工具人厄謝拉(Gio Urshela)、2023年在光芒打出生涯年、還在尋找下個球隊的拉米瑞茲(Harold Ramírez),而捕手則有長打能力出色的阿法洛(Jorge Alfaro)坐鎮,再加上老投手德黑蘭(Julio Teheran)、長中繼工作馬克里斯麥特(Nabil Crismatt)、4年大聯盟資歷的內野手赫雷拉(Dilson Herrera)、去年效力味全龍的銳歐(Rio Gomez)、名列大聯盟百大新秀的水手隊大物阿洛尤(Michael Arroyo),這支星光閃閃的哥倫比亞國家隊戰力極為堅強,即使在經典賽正賽,都會非常有競爭力。
哥倫比亞和德國、中國、巴西分在同組,賽制一樣是四取二,和台灣一樣,是該組公認最被看好出線的球隊。這一組的資格賽排在亞洲之後,將在三月初進行,地點卻沒有選在大聯盟等級的場館,而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市(Tucson)的基諾退伍軍人紀念體育場(Kino Veterans Memorial Stadium)舉行。這個地區性球場,可容納11,500名觀眾,過去曾是亞利桑那響尾蛇和芝加哥白襪的春訓比賽場地,目前是獨立聯盟土桑仙人掌隊(Tucson Saguaros)的主場。
雖然同為WBC的資格賽,兩個分組的場館和關注程度,很明顯有不小的差距。台北大巨蛋的票價,除了賽事最後一天的分組二、三名排名賽票價較為親民(全區500元台幣),其餘有中華隊確定出賽的賽事票價最高2980元,內野二樓座位看台也多要一、兩千元,但這樣的定價依然供不應求,開放購票幾天之內,幾乎所有座位就被銷售一空,目前購票網站上只剩下少數輪椅席還可以購買,顯然台灣棒球的票房和討論熱度,還延續去年底12強賽的冠軍熱潮,沒有消退的跡象。
而另外一邊的美國亞利桑那土桑市的基諾體育場,卻是另一番光景。相較於台北大巨蛋將票價細分為11個不同區塊和價格(最貴2980元、最便宜280元),WBCQ在基諾體育場的入場門票就只有兩種價格,座位安排也相當簡單:本壘後方座位為劃位區、25美元(約750元台幣),其餘座位都是不劃位、自由入座,票價僅15美元(約450元台幣)。而且,想要買票完全不需要搶,隨時可以上官網訂購,甚至比賽當天現場買票,應該都可以入場沒有問題。種種跡象顯示,儘管星度最高、最多大咖參賽的哥倫比亞會在土桑的基諾體育場出賽,WBC資格賽真正的搖錢樹,是在台灣、在可以容納4萬人的台北大巨蛋。
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去年底的12強預賽。當時預賽也是分為兩組,亞洲、美洲兩地開打,亞洲區大多數賽事在大巨蛋和同在台北的天母棒球場,而美洲區預賽則是在墨西哥舉行。相較於台灣球迷急著搶票、地主隊出賽勢必是票房保證的情況,墨西哥的預賽賽事,關注熱度和票房都差了一大截。即使是地主墨西哥的比賽,在可容納超過16000人的泛美棒球場(Estadio Panamericano de Béisbol),最多也只坐到半滿,而其中墨西哥對巴拿馬的比賽,觀眾人數竟然不滿2000人,票房相當悽慘,也顯示當地並不是太重視這個世界棒壘球總會(WBSC)宣稱「頂尖對決」的頂級國際賽事。
台灣球迷向來非常熱衷於有國家隊參與的國際棒球賽事,依照過去的經驗,國際賽有好表現,也會大為拉抬國內職棒的票房和熱度。也因為這樣的原因,這幾年台灣幾乎年年舉辦WBSC各級別棒球賽事,這對世界棒壘球總會和台灣的棒球市場和產業,都是各取所需。相較之下,美洲的棒球大國,對於這類國際賽,就不見得有太大的興趣。這固然和各國棒球發展的歷史脈絡有關,但另外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是,如果辦國際賽可以這麼賺錢,台灣的棒球產業、尤其是職棒,是不是理應有更大的商業潛力?
這個問題不是很容易回答,但我們可以參考各國棒球產業的公開數據,以及體育署上個月最新發佈的2023年度「我國民眾運動消費支出調查」,可以得到一些端倪。
根據這份體育署的調查,2023年度國人花在「觀賞運動比賽門票費」的金額比上一年度成長約20%,是連續兩年穩健成長。在有花錢購買門票的民眾之中,大部份(88%)是花在棒球賽事,而這些棒球迷的花費,平均每人一年消費金額為484元台幣。
484元,這是2023年一位棒球迷一整年的運動賽事門票的平均花費。放在現在的時空,一張大巨蛋最便宜的門票,可能都買不起。當年年底大巨蛋才剛啟用,大巨蛋造成的效應尚未顯現出來,可以預見近兩年的數字,應該會有相當大幅度的成長。
但是,作為對比,美國平均每戶一年花在運動門票的錢高達274美元(約台幣9000元),而以棒球相關產業的營收來說,根據統計資料庫Statista的資料,美國、日本、韓國、墨西哥的棒球相關花費人均消費額和產業規模,都遠遠高於台灣。這顯示,雖然台灣球迷真的很愛看國際賽、國際賽事也很捨得購票進場,但台灣的棒球迷人口和消費習慣,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只要國內職棒持續穩健經營,棒球的榮景才剛剛開始。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