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基「魚雷球棒」是科技還是作弊?大聯盟是該給個交待了

大聯盟開季至今,沸騰全美的並非巨星橫空出世,而是火力大爆發的紐約洋基隊,他們在開季前三場比賽狂轟15發全壘打、打下36分,以全勝戰績強勢開局。這波進攻狂潮的背後,除了懷抱去年世界大賽失利的不甘心、球員天賦與實力的展現,以及休賽期間的準備外,可能還包括這一項關鍵武器:由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現任佛羅里達馬林魚隊分析師林哈登特(Aaron Leanhardt ,化名Lenny)研發的魚雷型球棒(Torpedo barrel)。
前洋基球員史密斯(Kevin Smith)透過社群平台X對外透露:「洋基隊確實聘請麻省理工學院的天才物理學家Lenny跨刀,啟用他所發明的魚雷型球棒,能將更多木料質量集中在打者最常接觸球的位置。這項設計,旨在增加甜蜜點(Barrels)比例,減少失手機率。」這根球棒符合規範嗎? 根據洋基的隨隊記者克辛納(Chris Kirschner)確認,球棒設計符合大聯盟對尺寸、重量與木材密度的規範,特徵是加長的棒頭並減少棒尾質量,核心原理是透過質量的重新分配,在擊球點周邊加入更高比例木材,史密斯進一步解釋:「就像Lenny所說球員將帶著更優化的武器上場,擦棒球可能變巧打,巧打有機會成強勁平飛球,平飛球甚至轉變為完美擊球。」這些結果差異,往往只在幾毫米之間。
甜蜜點與理想的擊球初速、仰角相關,能有效提升長打產能。洋基隊顯然已找到替代索托(Juan Soto)火力奧援的秘訣,不僅打線深度與多樣性再提升,更透過合法裝備優化將攻擊最大化。這是符合規範, 各隊也可跟進採類似設計,但洋基隊已搶得整整一個春訓的適應先機,融合尖端物理與棒球工藝創新,正重新定義「科技棒球」的競爭。
凶猛火力展現,讓非洋基球迷質疑是否鑽規則漏洞,這成為過去幾天的棒球界話題。尤其在上週六主場20:9血洗密爾瓦基釀酒人後。首局上半,面對釀酒人隊先發柯特斯(Nestor Cortes)前三球,洋基的高史密特(Paul Goldschmidt)、貝林傑(Cody Bellinger)和「法官」賈吉(Aaron Judge)就連續開轟,把球轟出牆外。隨後,洋基捕手威爾斯(Austin Wells)再補一發陽春砲,二局攻勢持續沃爾普(Anthony Volpe)、奇森姆(Jazz Chisholm),以及法官又接力開砲,四局上賈吉更來個單場三響砲,前四局狂炸8發全壘打。
進入周日,洋基煙火秀繼續上演,首局下賈吉就來個415呎遠的全壘打,二局隊友萊斯(Ben Rice)跟進,第三局、第七局奇森姆再開轟,一共打下四分打點,以12:3橫掃對手。三場比賽敲了37支安打,包括破紀錄的單場9轟、累計15轟頗不合常規,打者手上握的「實驗性球棒」被做成梗圖四處流傳,而以重新分配木棒的重量改變擊球特性,也紛紛被媒體端上檯面討論。
洋基專屬的YES Network主播凱依(Michael Kay)轉播時揭露,洋基的確針對特定的打者改造球棒,將更多木料集中在「特定區域」,讓整支球棒最硬的部分碰觸球體,他以沃爾普為例說:「球隊分析部門發現,沃爾普幾乎球都擊中棒子的商標(Label)周邊,而非所謂的甜蜜點,於是特別訂製這一批球棒,讓打者可延遲揮棒時機。」值得一提的是,賈吉並未使用魚雷形球棒,拿新球棒的主要是高史密特、貝林傑、沃爾普和奇森姆四人。
根據聯盟3.02規範, 允許球棒的重量重新分配,只要最粗處直徑不超過2.61英吋、單一實木製成、長度不超過42英吋,最重要是改造球棒的話,要經聯盟核准方能使用,這部分洋基隊均有做到,所以要說就是效果太驚人,已經搖撼整個體壇。反方的球迷負面反應蜂擁而至、 質疑聲浪四起,譬如「與其培養球員打擊能力,不如花錢鑽制度漏洞?可悲。」連洋基部分粉絲也困惑說:「身為一位(洋基)死忠粉,我不懂這為何合法?」雖無證據顯示洋基違規,此舉已引發「科技化」的倫理辯論,後續值得觀察是否有更大規模的反對聲浪,或者乾脆所有球隊跟進玩科學棒球。
在X上相關討論炸鍋,一天內湧入420萬人跟進,大部分聲音都屬負面:「@MLB該檢查洋基的球棒了!」、「單場8轟(9轟才對)太可疑,聯盟該介入調查。」、「明目張膽作弊@MLB還不處理?」亦有網友戲稱:「我是Rob Manfred,現在宣布洋基因違規球棒取消季後賽資格。」洋基的打擊爆發是否球員調整到位,還是與球棒改造直接相關,以誇張的開轟頻率來看,多數人均覺得不尋常。
“The torpedo bat doesn’t make a difference!”
— Dave Portnoy (@stoolpresidente) March 30, 2025
- All Yankee fans pic.twitter.com/CmbvUbJL7T
密爾瓦基釀酒人後援投手麥吉爾(Trevor Megill)向《紐約郵報》記者表示:「我覺得糟透了,先等數據出來再說,我從沒見過這種(球棒),感覺像是打慢速壘球,把質量集中在單一區域確實聰明,但這感覺很業餘,不過採納的是洋基隊這種勁旅,聯盟大概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過。」他接著指出:「從牛棚方向看過去,那些球棒很像保齡球瓶,我們花了好一陣子才回過神,但這就是現代棒球、數據競賽,科技在棒球扮演重要角色,你不能因為他們嘗試新事物就否定。」
釀酒人一壘手霍金斯(Rhys Hoskins)受訪表示:「賽後我已聯繫幾家球棒廠商,看能否照這個模型訂製球棒。不過,我覺得這對別人有效並不見得適合所有人,打擊很講究感覺,但我願意嘗試看看。」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