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官網無APP、售票不友善 請至少降低新球迷入坑門檻吧!

今年的中華職棒例行賽上週開打,開幕戰在台北大巨蛋就開出4萬人滿場紅盤,新球季的票房表現,讓人充滿期待。不過,職棒人氣能否持續維持高檔、甚至突破去年寫下的新高,還要看這幾個月因為國際賽事而開始關注職棒的「一日球迷」和新球迷,願不願意持續關注職棒、進場看球。這一方面,聯盟還有許多可以努力的方向。
去年11月的12強和今年二月的經典賽資格賽,兩場大型國際賽事讓職棒休賽季熱鬧滾滾,而台灣在12強拿下意外的冠軍、在經典賽資格賽保住晉級正賽資格,歷史證明在國際賽取得好成績,往往可以拉抬棒球熱度和職棒票房。再加上過去幾個月,職棒球團或以大型複數年合約簽下明星球員,或大動作網羅高知名度韓籍啦啦隊,今年的職棒球季還沒開始,討論度就很高,職棒產業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
去年中華職棒平均觀眾人數7684人、總觀眾人數超過276萬,都已經是中華職棒歷年的新高。中職會長蔡其昌表示,希望今年的場均人數可以突破9000人,也就是希望觀眾人數有大約20%的成長幅度,這個目標並不算太難達成。
但是,對於初次想要感受職棒的魅力的新球迷來說,不管是官網資訊、購票平台、球賽轉播單位,還是現場的觀賽體驗,都不太對新手友善。中華職棒官網的資訊和版面配置,雖提供賽程、戰績等基本賽事資訊,但沒有影音內容、沒有比賽精彩畫面,也沒有深度的賽事分析或報導。而最為重要的購票資訊,則是需要連結到各隊的售票網站,才能開始進行線上購票的手續。各隊售票使用的平台又不盡相同(中信兄弟、富邦悍將、味全龍有各自的專用售票網站,樂天桃猿、統一獅使用ibon售票系統,台鋼雄鷹則是使用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port),而不管是哪一個平台,都需要註冊帳號、登入才能開始購買。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網頁資訊雜亂、購票手續不夠簡化,沒有足夠的耐性的新手,可能就打退堂鼓了。
當然,對有一定看球資歷、已經對於中職的售票機制熟門熟路的球迷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個別球隊的帳號或APP早已在手機上安裝就緒,不管是電子票還是在便利超商付費和取票,對絕大多數的人也相當方便。但對新球迷呢?
我們先把自己想像成從過去沒有關注過中華職棒、因為去年的12強冠軍第一次想去球場看球的「棒球小白」。他可能會想先用手機搜尋中華職棒的官方APP,結果會發現,找到的都是棒球手遊,因為中華職棒並沒有推出官方的APP。好不容易找到中職官網,鎖定想看的場次之後,尋找購票連結也要花一番功夫(還需要不錯的推理能力,才會理解主場球隊是售票方)。找到主場球隊的售票網站後,還要先註冊帳號,然後才能開始選擇場次、選位,完成購票手續。
再說一次,有經驗的球迷不會覺得這些手續有多複雜,如果早有固定的支持球隊和常去的主場,這些步驟也就相對單純。但對於從沒嘗試過、還沒有特定的球隊歸屬、初次考慮「入坑」的新球迷和國際賽一日球迷來說,這是一個不低的門檻。繁瑣的購票手續和陽春、不吸引人的官網,並不利於將棒球推廣給更多潛在的客群。(對了,元老球隊統一獅,甚至還沒有自己的官網!)
另外,中職各隊轉播權個別販售,也導致轉播平台的資訊相對雜亂。雖然有統包六隊的CPBLTV作為「硬核」球迷的選擇,但如果不想花這麼多錢、或只想看某幾隊的比賽,有線電視和線上串流的選擇往往讓人眼花撩亂,老球迷都不見得弄得清楚。
今年的賽程對於球迷來說,還多了開賽時間不一致的「挑戰」。4月3日週四的三場比賽,台南球場的開賽時間是16:05,而新莊、天母是在17:05開賽。4月6日週日的賽程,天母、澄清湖、洲際三地開打,開賽時間分別是14:05、16:05、17:05。雖然這可能表示各隊將當地球迷的習慣、喜好或是交通狀況列入考量,但各球隊在安排開賽時間時並無統合規劃、也無明顯的規則可循,結果就是球迷必須天天上網查賽程表,才能確定自己想追的球隊是幾點開始比賽。(說真的,除了已經有高度忠誠度的死忠球迷,誰會想到要天天點開官網查賽程呢?)這尤其會影響到電視機前(或線上串流)觀眾的收視習慣,過往,時間一到就打開電視或平板的「無腦」看球習慣可能不再管用,結果可能就是流失了一部分黏著度不高的收視群,球賽轉播的收視率,難保不會受到影響。
追根究柢,中華職棒現行的運作機制讓各球團各自為政,而聯盟相關的重要事項,都交給球團領隊來決定,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決策機制。雖然好處是能讓各球團在行銷和球隊經營上有相當的彈性,但聯盟在整體規劃和經費財源上,都居於次要的角色,功能受限,無法大刀闊斧的以宏觀的眼光帶領整個聯盟前進。官網的內容優化、購票流程簡化、推出官方APP、週邊商品販售平台的統合、進階數據和運科設備的普及、甚至以新球迷為目標客群的推廣計畫和文宣,都是聯盟在這個時機點可以著力的工作,但或許受限於資源和人力而無法推行,實在可惜。
這幾年職棒的大環境確實很好,球團的營收持續成長可以預期,但職棒產業看的不應該只是短期的收益數字,而是長期的榮景和健全的營運機制,從這個角度來看,聯盟的角色和作為至為關鍵。現階段,或許不能期待中職能像美國大聯盟一樣,以聯盟的高度和豐沛的資源主動推行各項改革和推廣計畫(如新規則的引入和海外推廣),但至少,讓新球迷入坑的門檻降低一些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