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爾開季火燙爭MVP不是夢 經典賽美國恐怕會跟台灣搶人

響尾蛇隊台美混血球星卡洛爾(Corbin Carroll)擺脫上賽季的低潮,在今年開季成為聯盟最火燙的球員之一,前21場比賽繳出打擊三圍 .341/.414/.682、7轟、19分打點、攻擊指數1.096的驚人成績,若能維持這樣的表現,除了季末絕對是國聯MVP的強力候選,且明年的經典賽可能有機會擠進美國隊名單,甚至有機會取代步入退化的楚奧特(Mike Trout),擔任先發角落外野的重要角色;那麼,這樣的成績究竟是兌現實力,抑或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擊球策略的改變
上個賽季,卡洛爾最大的瓶頸就是出棒時機過晚,導致最有機會造成重傷害的拉打比率下降,敲出許多無力的反向飛球;其實早在去年球季後半段,他就已經開始調整擊球策略,拉打率從23-24年的16%提升到今年的24.4%,這樣的擊球策略也正適合如他、貝茲(Mookie Betts)、拉米瑞茲(Jose Ramirez)等身材條件相對弱勢的打者——透過強力拉打,進一步提升全壘打與長打的機會,由他本季名列前茅(18.3%)的扎實擊球比率(Barrel%)就可略知一二。
揮棒姿勢的微調
能大幅提升擊球品質,卡洛爾也在擊球姿勢上下了功夫,他把雙肘抬得更高,讓準備時的球棒角度更接近90度,同時縮窄擊球站姿,縮短了球棒到擊球位置的路徑,使他有更充裕的時間決定是否揮棒,解決了上個賽季對高角度速球束手無策的難題;這樣的改變也反應在數據上,過去他對四縫線速球的xwOBA僅 .352,而本季他的揮棒速度(Bat Speed)就像個重砲手,平均75.2英里/ 小時於聯盟排名前9%;且快速揮棒率(揮棒速度高於75英里/ 小時的比率)從過去的29.7%大幅躍升至48.3%,擊球點前移了0.6英寸,進一步提升扎實擊球的機率,在在都顯示了卡仔已經找回對速球系球種的掌握力。
犧牲Contact以換取更多的長打
擊球策略的改變也是此消彼長,卡洛爾本季選擇犧牲部分的Contact來換取更好的擊球品質,揮空率從過去的21%上升至本季的28%,不過改變帶來的回報確實值得,他的擊球初速(Exit Velocity)、Hard-Hit%和Barrel%都來到生涯新高,而且三個重要的進階數據指標都位在聯盟前10%的水準,本季可能會是他最有機會競逐MVP獎項的關鍵賽季。
卡仔開季的精彩表現固然令人振奮,但僅僅21場的小樣本數據確實需要更謹慎地解讀,如上季投手們瞄準他對速球的弱點,提升該球系的用量來克制對手的進攻能力;而本季的卡仔專注於強拉打,投手們可能會提升外角變速球、指叉球的使用率來躲避長打的狙擊,究竟卡洛爾能不能保持4月的火燙表現,值得我們繼續觀察下去。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