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職/昔二郭一莊挑戰新人王失敗 孫易磊獲資格但更展望未來

台灣投手孫易磊近期取得日本職棒的新人王資格。在日職現有規定下,只要符合相關條件,洋將也有爭取新人王的資格。但雖然規定上沒有問題,不過攤開歷來日職兩聯盟新人王得主,都還是由日本籍球員獲得。孫易磊儘管獲得競選資格,不過想拼新人王的難度不低。
首先來釐清日本的新人王制度。早在兩聯盟分立的1950年賽季,就已經開始頒發新人王。1976年開始,外國洋將只要符合一些條件,也有申請競爭新人王的資格。這些條件包括:一、直接從業餘身分和日職簽約的選手。二、未在MLB體系(包含小聯盟)、中職、韓職等職棒聯盟出賽的選手。三、若曾在上述職棒體系出賽,但登錄起年資未滿五年,並沒有取得該聯盟新人王資格的選手。
除此之外,當然也要符合日職原先的新人王規則,才能夠參與競爭。這些條件又包括:選手年資自支配下登錄起算五年以內、投手到前一年為止一軍局數在30局以內、打者在前一年一軍打席數在60打席以內等等。若是符合這些條件,球團就能幫球員提出申請,獲聯盟承認後就能取得新人王的競爭資格。
今年3月3日的會議中,日職就通過了中日龍洋砲羅德里奎茲(Cristian Rodriguez)的新人王申請案。有趣的是,羅德里奎茲其實打過古巴聯盟,但在上述規定限制申請日職新人王的聯盟中,並沒有包括古巴、荷蘭、墨西哥、義大利、以色列,以及美加地區非MLB體系等獨立聯盟。這些聯盟有些自稱是業餘層級,也有些打著「職業」的旗號。總之,即使參加過這些聯盟,還是有機會競爭日職新人王。
早在40多年前中職還沒創立的時代,台籍洋將球員就曾挑戰過日職新人王。首先是效力中日龍隊的「大郭」郭源治,大郭雖然在1981年就在一軍亮相,但該年7月服完兵役才赴日,首年賽季只投了21.1局,隔年依然保有新人王資格。1982年賽季大郭站穩一軍,34場出賽26場先發之中,投出9勝7敗、防禦率3.48的成績。但該年新人王卻敗給了投出11勝6敗,防禦率3.88的廣島投手津田恒美。考慮到那個年代的棒球觀念,推測沒能達成「10勝」指標,也許是影響新人王競爭的因素。
同樣在1980年代征戰日職的「小郭」郭泰源,新人球季則是在1985年。這一年小郭前半球季表現出色,還在6月4日對上日本火腿時,僅花103球就飆出無安打比賽。可惜中後段受到傷勢影響,使得小郭在7月14日打敗羅德後就沒再出賽過,整季成績停在15場先發9勝5敗,防禦率2.52。該年也是莊勝雄在羅德的首個賽季,繳出11勝10敗、防禦率4.15的成績,投球局數158.1勝過小郭的117.2局。不過兩人都沒能獲選洋聯新人王,該獎項最終為阪急打者熊野輝光(118場出賽440打席,打擊率2成92、14轟、OPS0.848)獲得。
如今孫易磊取得新人王資格,但想在洋聯競爭這座獎項,同樣也是強敵環伺。截至7月14日,洋聯新人王裡相對領先的爭奪者之一,正是孫易磊的隊友達孝太。達孝太目前8場先發,56.1局的投球防禦率僅1.12,6勝0敗且包括兩次完投勝,K/9值也來到8.15,內容上幾乎無可挑剔。此外,羅德田中晴也(10場先發59.1局,3勝5敗防禦率2.43)、軟銀松本晴(19出賽7先發52.2局,3勝3敗防禦率2.22)、西武山田陽翔(26出賽26局9中繼,1勝1敗防禦率0.35)等投手也都表現亮眼,是可能的競爭人選。
達孝太目前取得開季6連勝,防禦率僅1字頭,是洋聯新人王的有力人選。 影片來源:太平洋聯盟TV YT
而新人打者群的領先者,則是西武的渡部聖彌。去年二指加盟的渡部,目前202個打席中,繳出打擊率2成72、6轟、OPS0.741的成績。比起去年選秀聲勢浩大的宗山壘(樂天)和西川史礁(羅德),渡部反而成為幾位穩定出賽的新人野手中表現最好的一位。除此之外,羅德兩位具長打能力的年輕好手寺地隆成和山本大斗也值得多加關注,特別是山本目前已經飆出10轟,在洋聯全壘打榜排行第四,只要能再更穩定發揮(目前打擊率僅2成23,OPS0.665),不無後來居上的可能。
目前孫易磊只有短暫上一軍後援救火7局,防禦率2.57,在本季爭奪新人王的進度上和領先群有不小差距。不過就算這個球季沒有機會,只要局數還在範圍以內,或許還有放眼未來,重新挑戰的機會。
日本畢竟棒球人才庫雄厚,歷來不乏出色的年輕新秀登場,即使開放外籍洋將競爭,新人王還是都由日籍選手包辦。不過,這幾年臺灣也有像是陳睦衡、蕭齊等畢業後旋即加盟日職,擁有新人王資格的潛力好手,就看在未來幾年,孫易磊和他們有沒有機會大放異彩,挑戰成為日職第一位拿下新人王的外籍洋將。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