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職/連渡邊謙都抱怨!台、日明星賽都被嫌不認真 本質之爭早吵過上百年

今年中職、日職兩聯盟的明星賽,不約而同出現了「玩過頭」、「應該認真打」的負面意見。臺灣這邊有洪一中及古久保健二兩位總教練,都提出明星賽應該認真打球的看法。日本明星賽雖然相對沒那麼多花招,但也有選手裝耳機和麥克風和轉播室連線、洋聯打序依抽籤決定、以及莫內羅(Liván Moinelo)改右投等等娛樂嘗試,結果遭到知名國際影星,同時也是忠實阪神迷的渡邊謙發文抨擊,認為如果讓比賽失去緊張感,那也失去了比賽的意義。
日本知名影星渡邊謙在X發文抱怨日本明星賽轉播室和選手即時連線的行為玩過頭。
這類認為「比賽應該回歸棒球本質」為出發點的爭議,在近幾年並不陌生。最常見的就是抱怨啦啦隊過於喧賓奪主,批評看球風氣或球團策略等等。不過,類似出發點的意見可不是現在才有,其實綜觀棒球歷史,早在一百多年前人氣鼎盛,發展越來越向商業化靠攏的各階段裡,就一直有抱怨棒球越來越背離本質的意見。
好比到1910年代前後的日本,當時還沒出現職棒,最紅的是早稻田、慶應「早慶」兩校。這兩校比賽起初都是開放免費觀戰,但隨著熱度越來越高,以及邀請美國校隊切磋等等,在支出成本增加下開始進行售票,結果就遭到輿論批判,認為學校賣票賺錢,把學生當成商品跟廣告,是墮落的不良行為。
到了1920年代,日本出現第一支職棒球隊「日本運動協會」。這支全職靠打棒球賺錢的隊伍,也被一些討厭棒球商業化的球迷不恥,酸他們是「出來賣的」,這也使得協會必須嚴格要求球員品格,以免落人口實。直到讀賣巨人成立職棒聯盟,這樣的偏見還是存在,當時還有「河原乞食」這種蔑視職業球員的說法。職棒受到唾棄的同時,初期人氣也不如東京六大學棒球聯盟。
有趣的是,在讀賣創隊時擔任要角的市岡忠男,其實也曾抨擊過六大學不夠「本質」。他認為多數球迷都是跟著學校的旗幟起舞,支持慶應的就看慶應,支持早稻田的就看早稻田,並不是為了欣賞「純粹的棒球技術」來到球場。而他正是期盼能職棒能藉由高水準的表現,讓大家更注意棒球技術的細節。甚至他在組織職棒隊伍的初期構想,還希望這支球隊能夠獨立運作,打著最純粹、最理想的棒球,而不屬於讀賣或任一企業的商業看板。
這次日本明星賽讓莫內羅秀了一手右投,引起一陣話題。 影片來源:日本野球機構(NPB)公式チャンネル YT
如今倒回來看,職棒的發展顯然和市岡的理想大相逕庭。職業棒球不只需要財團作為後盾,絕大多數球迷更是衝著「支持某某隊」、「支持某某球員」這種在他眼中非本質的理由來到球場。更別提為了賺更多錢,球團的各種行銷策略及炒作手法等等,也跟市岡理想中的「讓球迷欣賞純粹的技術」理念差了十萬八千里。
追根究底,職棒就是一門生意,需要那些商業化「不本質」的部分才能維持營運。而且正是因為有這些東西,棒球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發展,進而帶動「本質」上的技術實力。日本職棒聯盟發展近百年,一路做過的噱頭可不會少,有些像是吉祥物行銷、提升球場體驗等等和場上技術無關的作為,還常常讓臺灣球迷羨慕「原來可以這樣做」。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日本職棒的技術水準還是不斷提升,並拉抬整體棒運產業,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棒球強權。
同樣的道理也能套在中職。這幾年球團在不時被質疑「經營啦啦隊比經營球隊還認真」的聲浪中,仍不可否認技術層面確實有持續進步。說穿了,「本質」其實也是一種吸引人的商業內容,絕對有球迷為了想看選手拼盡實力求勝,欣賞投手的火球連發或某某打者的重砲揮擊而進場。只是,同時也有人是為了啦啦隊,或者喜歡熱鬧氣氛「玩」、「放鬆」進場。職棒既然是做生意的,面對這些賺錢機會,當然會選擇我全都要,既要發展技術,噱頭也能做就做。至於明星賽,本來就是場嘉年華會,反而輸贏都沒有誘因,也難怪台、日都開始其他搞花樣嘗試。
今天就算明星賽不玩鬧,兩隊實實在在較量孰優孰劣,但光是組隊是靠「人氣票選」而非「實力選拔」,就已經讓這場對決的本質性打了折扣。如果真要求到本質的盡頭,那就是得去除商業的絕大多數可能,很難在現實環境中實現。那既然本質到不了盡頭,即便去除明星賽沒認真打、啦啦隊等等,這個吵了上百年的議題,接下來還會繼續吵下去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