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精舍命案疑有新證據 李威「證人轉列被告」、妻子15萬交保

怕投資+憂長壽…史上最富裕退休族群 嬰兒潮世代理財成難題

歐盟3月6日峰會!商討烏克蘭、歐安全 瑞士國防軍願赴烏維和

烏克蘭戰爭將屆3年,挺烏克蘭的民眾及烏克蘭旅美社群成員22日在華府林肯紀念堂前集結聲援,其中一人舉牌呼籲「不要出賣烏克蘭」。(中央社)
烏克蘭戰爭將屆3年,挺烏克蘭的民眾及烏克蘭旅美社群成員22日在華府林肯紀念堂前集結聲援,其中一人舉牌呼籲「不要出賣烏克蘭」。(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烏克蘭採取強硬立場,並在俄烏持續3年的衝突上向莫斯科示好,英法兩國領袖下周將訪美向川普表達歐洲方面的憂慮,同時展現願為歐洲安全承擔更大的責任,並讓歐洲持續參與俄烏停戰協商,同時商討未來對烏克蘭的軍事保障。歐盟官員23日指出,歐盟領袖3月6日將舉行特別高峰會,商討對烏克蘭提供額外支持、歐洲安全保證,以及如何為歐洲防衛需求籌措資金。

路透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與英國首相施凱爾下周將分別訪美,這兩位歐洲核武大國領袖將試圖說服川普,不要不惜一切代價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倉促達成停火協議;馬克宏將試圖運用他與川普先前建立的關係來說服川普。

馬克宏已說,同意一項等於是要烏克蘭投降的不良協議,將是向包括中國和伊朗在內的美國敵人示弱。

馬克宏在24日訪問白宮前,在社群媒體進行長達1小時的問答,他表示:「我會告訴他:在普亭面前,你內心深處不能軟弱。這不是你的本性,這不是你的性格,也不符合你的利益。」

英法領袖這次訪美時值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關係緊張之際,川普稱澤倫斯基為「獨裁者」,這讓烏克蘭的歐洲盟友震驚,因為他們已因美國在貿易、外交,甚至對於歐洲國內政治採取更激進立場而不安。

巴黎美國大學(The American University of Paris)國際關係學教授高勒布(Philip Golub)表示,馬克宏相信他的華盛頓之行將發揮「歷史性作用」,確保歐洲能參與烏克蘭問題的最終談判。「不過,他這次訪問是否能真有所成,這完全是另一回事」。

施凱爾將於27日訪問華盛頓,他已示警,戰爭的結束不能只是「普亭再次發動攻擊前的暫時停止」。

另一方面,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在X平台發文說:「我們正處在烏克蘭和歐洲安全一個決定性時刻,在與歐洲領導人的磋商中,我已經聽到從歐洲聯盟層面上去應對那些挑戰的共同承諾:增強歐洲防衛、果斷地為歐洲大陸和平和烏克蘭長期安全作出貢獻。」

此外,瑞士聯邦國防軍司令蘇斯理(Thomas Suessli)在23日刊登的訪問中表示,瑞士如接獲請求且政府同意的話,有可能派兵參與未來烏克蘭的維和任務。

蘇斯理告訴瑞士報社「星期展望」(SonntagsBlick):「我們可能可以在9至12個月內派出大約200名士兵。」但他強調,若瑞士接獲相關請求,這是政府與國會得決定的事。

挺烏克蘭的民眾及烏克蘭旅美社群成員22日在華府集結,紀念烏克蘭戰爭3周年。主辦單位評估應有5000人參與,但實際到場人數不如預期。(中央社)
挺烏克蘭的民眾及烏克蘭旅美社群成員22日在華府集結,紀念烏克蘭戰爭3周年。主辦單位評估應有5000人參與,但實際到場人數不如預期。(中央社)

俄烏戰爭 俄羅斯 烏克蘭

相關新聞

俄烏戰滿3年!澤倫斯基致敬人民絕對英勇 范德賴恩挺「烏克蘭=歐洲」

衛報報導,俄烏戰爭24日屆滿3周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在社群發文,對於烏克蘭人3年來在戰爭中展現「絕對英勇」感到驕傲。另一...

澤倫斯基籲2025締結和平 提議俄烏全面換俘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在俄烏戰爭3週年演說中呼籲今年內為烏國達成長期永續的和平,並提議烏俄雙方交換所有戰俘,以做為結束衝...

中俄領袖通話 普亭向習近平說明美俄談烏克蘭狀況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24日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明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接觸情況。

澤倫斯基盼中國為和平做出貢獻 北京重彈舊調

俄烏戰爭3週年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表達盼中國為和平做出貢獻,美國總統川普也說中國可為結束戰爭發揮作用。面對國際的...

和普亭通話談及俄烏!習近平提「真朋友」:樂見俄國為化解衝突作出努力

2月24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電話。央視報導,普亭介紹了俄美接觸最新情況和俄方在烏克蘭危機(俄...

馬克宏華府行 盼讓川普將歐洲納入俄烏停戰談判

法國官員在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問華府前表示,馬克宏將利用他與川普的「特殊」關係,讓美國領袖將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