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專家解讀川普澤倫斯基會面 點出關鍵訊號

川普總統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中央的椅子上面對面,兩人弓著身子前傾,雙眼對視,畫面幾乎讓人聯想到兩頭憤怒的公牛準備頂撞對方。
不過,一名肢體語言專家26日告訴《每日郵報》(Daily Mail),這場會面並不像兩人在白宮兩個月前激烈爭執的重演,而是揭示新的溝通展開。
肢體語言專家茱蒂·詹姆斯(Judi James)表示,這場發生在教宗方濟各葬禮前的交流,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兩位國際象棋大師在彼此試探與較量,她說:「這是異常強烈的肢體語言,再加上發生的場地,使整個場面更添幾分超現實感。」
「兩人的姿態,看起來就像在下國際象棋一樣,前傾著身體密謀、競爭著,」詹姆斯說,「不過這次,他們討論交換的是世界的命運。」
她說:「兩人頭部的前傾與對峙,表面上帶有對抗意味,甚至略顯陰暗,但從兩人如此靠近的位置,以及動作上的同步來看,整體更傾向於尋求共識,而非爆發衝突。」
詹姆斯回顧2月兩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爭執時指出:「當時雙方的肢體反應非常激烈,尤其是川普,明顯試圖展現身體上的主導地位。」
然而在這次會晤中,她觀察到:「兩人似乎更有意表現出肢體語言與地位上的對等感。」
她表示:「川普雙腳收縮在椅子下,腳尖著地,顯示出他希望保持靈活、隨時調整應對;同時,他雙手交握,嘴唇緊抿,表現出傾聽的意圖。」
而澤倫斯基則呈現出另一種姿態,詹姆斯指出:「他的雙腳伸出平放在地面,顯示他較為固執的心態。」
她還說:「他雙手拱起的動作表明他想要說服別人,而他揚起的眉毛則透露他渴望表達自己的觀點。」
川普與澤倫斯基在會面後分別在社群媒體上發表聲明,表示這場短暫的會談不僅富有成效,而且具正面建設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