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反貪機構挨轟獨裁 澤倫斯基面臨國內外強烈反彈後態度軟化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簽署法案,試圖剝奪國家反貪局(NABU)與特別反貪檢察官辦公室(SAPO)等反貪機構的獨立性,將其置於政府的控制之下,引發國內外強烈反彈。不過,他的態度24日似乎有所軟化,表示聽取英國首相施凱爾的建議後,已批准一項新法案,將保障兩機構的獨立性。
金融時報報導,澤倫斯基試圖將NABU與SAPO納入由他親自任命的檢察總長控制之下,引發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也遭到歐盟與G7成員國的譴責,批評者更指控他獨裁奪權。
儘管澤倫斯基辯稱,他推動由自己任命的檢察總長負責NABU和SAPO,是為了清除滲透政府的俄羅斯間諜。然而,隨著他一手造成的政治危機日益加劇,烏克蘭民眾的不滿情緒已經爆發,掀起2014年推翻親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歐洲廣場運動(Euromaidan)」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潮之一。
首都基輔23日的示威吸引大約1萬人參與,是前一天人數的3倍多。群眾高喊「可恥」,並要求澤倫斯基「否決該法」,哈爾科夫、利沃夫和敖德薩等其他城市也有數千人走上街頭。
有士兵透露,軍方領導人命令他們不要參加抗議活動,並避免上網發表批評言論,但仍有許多人身穿軍服現身基輔聲援,一位雙腿截肢的老兵參加總統辦公室附近的集會時舉著標語:「我們為了烏克蘭而戰,不是你的有罪不罰。」
澤倫斯基在當晚的全國講話中表示,「大家都聽到了人民的聲音」,試圖安撫公眾情緒。他說:「這些呼聲並非被漠視。」新法案將提交至國會審議,但目前仍不清楚該法案是否足以恢復NABU與SAPO的完全獨立性。
金融時報指出,對澤倫斯基的批評異常尖銳,標著著烏克蘭戰時輿論氛圍出現重大轉變。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許多烏克蘭人基本上避免公開表達異議,將國家團結放在首位,但這種共識目前開始出現動搖的跡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