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震撼大降價、代號5位變成6位數、新型態ETF來了! 懶錢包:2025年三大消息分析
![台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03/2/31431530.jpg&s=Y&x=0&y=0&sw=1280&sh=853&sl=W&fw=800&exp=3600&w=930)
新的一年到來,台灣ETF圈近期出現幾件影響深遠的大消息:
元大台灣50(0050)狠狠調降經理費和保管費股票型ETF代號:從五位變六位數
新型態ETF:即將登場
一、0050震撼大降價
元大投信在農曆年前突然發出公告,宣布調整元大臺灣50公開說明書內容。其中最勁爆的是:
從1月24號起大幅調降經保費...
經理費:最低只要0.05%保管費:最低0.025%
超過78萬股東受益。況且元大是ETF龍頭,這次主動降價,有望大大改寫台灣股票型ETF費用的標準與紀錄。
0050這次大刀一揮,雖然降出了台灣股票型ETF過去從來不曾出現的超低數字,不過背後其實有個小小玄機...
新的費用率是採用「累進式調降」,意思是不同部分的資金費率不一樣。只能說...很有誠意但有點不夠乾脆。
實際數字,在調降之前:
經理費:0.32%保管費:0.035%
合計:0.355%
調降之後,新版經理費分為四個區間:
1.規模1000億元以下部分:0.15%2.規模1000到5000億元部分:0.1%
3.規模5000億元到1兆元部分:0.08%
4.規模1兆元以上部分:0.05%
新版保管費分為兩個區間:
1.規模1兆元以下部分:0.03%2.規模1兆元以上部分:0.025%
這「部分」是重點,以0050目前4469億元的規模(截止至2月3號)來說:
適用的經理費會橫跨1、2兩區1000億元部分適用0.15%費率
3469億元部分則適用0.1%費率
合計大約是0.11%
保管費則單純一些就是0.03%
新版金保費相加是0.14%
數字確實空前低,況且0050的規模長期隨著成分股成長,跨向更便宜的費率指日可待。
至於這幾年持續壯大,被我封為更好的臺灣50富邦台50(006208)
經理費:0.15%保管費:0.035%
合計:0.185%
元大這次強在0050,投資人數被追上前猛力降價。在ETF\場頭下震撼彈,006208會怎麼接招?怎麼反擊?又是否刺激台灣ETF費用大戰開打?一起期待吧!
二、ETF代號改六位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新出現的ETF代號似乎有些奇怪,例如2月11號掛牌上市的:
中信NASDAQ(009800)中信美國創新科技(009801)
富邦旗艦50(009802)
對的,你沒看錯,代號數字變長了。台灣這幾年ETF投資超熱門,不斷不斷有新同學出現。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避免未來代號不夠用,從2024年底開始將股票型 ETF 代號從五碼調整為六碼,編碼的規則是:
前兩碼固定數字00後四碼則是流水編號
從0050、0056、00878到00919,數字簡短有力的年月漸漸遠去,接下來六碼時代就是記憶力大考驗啦!
根據取號原則,會依照未取用過的代號依序進行取號。
現在是第一階段,以股票型ETF來說,是從009800開始一路用到009999。
當代號用盡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從004001開始一路用到004999。
用光之後就會邁向第三階段...但是如果遇上已取用的代號,例如006204、006208、00631L,就會略過跳下一號,不用擔心撞名。
至於其他類型的ETF沒有調整,和過去一樣維持六碼編碼的規則是:
前兩碼固定數字00後三碼流水編號,第六碼英文字母(例如債券型是B,槓桿型是L,反向型是R,期貨型是U)
由於一樣從第一階段的00980開始取號,像是1月22號掛牌的台新特選IG債10+代號是00980B。換句話說,市場上可以同時存在 009800、00980B、00980L、00980R等ETF。
證交所說,各檔ETF應該用「證券代號」加「證券簡稱」加以辨識。
欸,是不是有點頭昏眼花了?說個好消息,已上市ETF的證券代號並不會改變,0050依然是0050,00878依然是00878,投資人免擔心。
不過從五位升級成六位數字,記憶難度真的大大提升,加上年年暴增的新ETF數量,會不會反而ETF的中文簡稱更好背呢?
三、新型態ETF來了
現在投資的ETF,不管是股票型的0050、00878、0056,債券型的00679B、00937B,槓桿型的00631L...等等,廣義上來說都屬於「被動式ETF」,會追蹤某一指數。經理人目標是儘可能100% 複製指數表現。
而從今年開始,「主動式ETF」和「被動式多資產ETF」來了。主動式ETF沒有追蹤特定指數,是由基金經理人依照投資目標和投資策略主動決定該如何打造投資組合,並進行操作與調整。目標是追求打敗大盤或達成特定的投資目標。
交易方式一樣是透過券商下單買進。主動式ETF目前只開放兩種,分別是:
1.買國內外股票的主動式股票ETF2.買國內外債券的主動式債券ETF
雖然不強制有績效參考指標,但和被動式ETF一樣,每天得公告實際的持股。
簡單來說,被動式ETF的核心在於指數,選股換股都要照指數定好的規則走,而主動式ETF和共同基金一樣,在選股換股上有自由靈活的操作空間。不過就很考驗經理人和背後團隊的操盤能力了。
被動式多資產ETF(代號第六碼為T)屬於傳統被動式ETF,只是它追蹤的指數成分股可以同時包含不同類型的資產標的。例如目前開放的「股債平衡型」,就同時包含「股票和債券」,等於一檔ETF就能完成股債配置。未來則會慢慢開放其他的多資產類型。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