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 三大核心 強勢布局
![台灣市值動能50報酬指數VS台股主要報酬指數。資料來源 : 保德信整理,2025/02。2010/05/18~2024/12/31。 台灣市值動能50報酬指數VS台股主要報酬指數。資料來源 : 保德信整理,2025/02。2010/05/18~2024/12/31。](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2/realtime/31481677.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ETF投資在台灣成為顯學,投資人對於多元化、低成本且具備策略性的投資工具需求日益增加,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台灣ETF基金規模截至2024年底已來到6.38兆元,持續刷新歷史新高。看準ETF趨勢方興未艾,保德信總經理梅以德宣布,2025年為保德信重要的ETF元年,不僅正式從主動式基金專家跨足ETF市場,首發被動式台股ETF基金--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ETF(009803),為蛇年首檔市值型ETF,發行價10元,募集期間2月18至24日,也是台灣第三家投入ETF的外資投信。
梅以德指出,保德信自1992年從台股基金起家,以紮實的台股研究奠定基礎,如今在台灣已經深耕33個年頭,旗下6檔台股基金成立時間平均超過20年,不僅為基金界的長青樹,更是檔檔有口皆碑,今年保德信進一步結合集團在ETF的經驗與資源,投入台灣ETF市場,由市值型台股ETF打頭陣,未來也將憑藉集團優勢與在台灣累積多年的專業能力,致力於提供符合市場趨勢且具競爭力的 ETF產品,滿足投資人不同的財務目標。
梅以德強調,未來保德信的ETF產品將聚焦於核心投資與創新策略,為市場帶來具差異化、前瞻性的投資選擇,並根據台灣投資人的需求,設計符合台灣市場特色的ETF,協助投資人掌握市場機會、提升資產配置效率。
台灣ETF發展超過20年,ETF的演進與時俱進,保德信投資長李孟霞分析,以最具代表的市值型ETF來看,目前的市值型ETF已來到3.0,最初1.0的市值型ETF產品,主要以市值作為排序基礎,並以貼近指數為目標,因此較沒有額外篩選成分股機制,而是以追求大市值公司的穩定性與成長性。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2.0版本的市值型ETF開始融入主題性投資的概念,如加入ESG、低碳轉型等主題。
李孟霞指出,如今市值型ETF除了持續獲得投資人青睞,選股因子也更為細緻,不僅要投資市值大的標竿企業,更多創新的選股因子,如市值成長性的篩選、個股品質的評量,或是透過前瞻指標選出高成長性企業等,進一步提升ETF的成長潛力與市場競爭力;此外,新一代ETF多配有收益平準金機制。
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為市場上第一檔能同時掌握過去大市值的指標企業、追求現在強動能的強勢股,以及展望未來最具成長契機的成長龍頭之市值型ETF,搭配保德信首創的市值成長篩選機制,篩選各產業市值前15%或近三年市值成長前15%強企業,並採用五大篩選因子:市值、成長、動能、價值、品質,其中成長因子採用國際專業金融分析機構FactSet預估市場對企業未來12個月EPS成長率,精準捕捉具成長潛力標的,再依照電子、金融、傳產市值權重,以及流通性等考量,最終精選50檔台灣指標企業,讓ETF投資與強者同行,且發行價10元為目前市場上價格最便的市值型ETF,投資更好入手。
值得一提的是,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不僅在產業配置上更貼近加權指數,透過篩選因子排序,從營運效率、成長性、夏普值表現等面向評估,更能選出具有成長動能的標竿企業:分析該ETF所追蹤的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電子股占比為74.5%,占比最大為半導體42.9%,其次是其他電子14.4%,而電子股最大持股為台積電31.1%;在非金電部分,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的前三大佈局產業為航運6.9%、化學工業1.8%,以及運動休閒1.7%,產業分布更為分散且符合成長趨勢,不易過度偏重電子類股,又能納入市值成長超前的隱形冠軍傳統產業。
除了追求成長,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ETF也不忘創造息利雙收契機,每年6月與12月兩次的成分股定審時,分別加重不同的因子權重。接近台股除息旺季時,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ETF在6月指數定審加重價值因子篩選權重,把握潛在高股利率標的,根據統計,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近五年平均股利率達5.4%,優於加權指數同期平均3.9%,明顯提升投組股息收益機會,並採用經典的3月、6月、9月、12月季配息機制,讓投資人更易於安排資金流需求。
12月進入旺季行情,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ETF在成份股定審時加重動能選股因子,趁勝追擊旺季行情,根據統計,每年第1季和第4季為台股全年表現最好的兩季,追求強勢股有望推升報酬表現更上層樓。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擬任經理人張芷菱表示,ETF追蹤指數為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因為擁有篩選因子排序,從營運效率、成長性、夏普值表現等面向評估,讓持股標的具備能漲抗跌特性。統計自2021年以來,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眾多次產業漲幅超越大盤表現,包括電腦及周邊設備、光電、金融、航運、電機機械、塑膠產業等,凸顯追蹤指數選股能力。
從累積報酬來看,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同樣勝過加權指數表現,張芷菱分析,自2010年5月以來至2024年底,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累積報酬率達867%之多,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16.77%,明顯優於同期間臺灣加權指數的423%報酬率,換算為年化報酬率11.97%,顯見加上成長動能的選股條件後,更能發掘優秀市值標竿企業。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