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兆豐金、第一金…母親留的股票能永遠領股息!施昇輝:因為相信它們絕不可能下市

你要留下什麼股票給家人?
母親往生後,收到國稅局寄來遺產清單,其中列有6檔股票。我認為這些股票都值得自己身後留給家人,因此決定不處分它們,一來紀念母親,二來留給子女。
6檔股票中,數量最多的是超過100張的0056。當時股價確實直直落,我相信母親的成本都在市價之上,甚至遺產稅是以她往生那一天的收盤價來計算,也在28元以上,所以我繼承這些0056,不只「套牢」,還「多繳」了一些遺產稅(編按:0056在2024年,市價最高曾超過42元)。
母親聽我的建議,銀行定存單每到期1張,就解約買0056,陸續買了4年以上。這4年的配息分別是一次1.6元,兩次1.8元、一次2.1元,扣除這些領到的股息,成本約在28元左右。
假設往後0056每年能配息2.1元,15年後就完全回本,屆時股價也不可能變成0。即使我等不到它回本,但子女繼承之後還可以每年一直領股利,生生世世地領下去,不是嗎?(編按:2024年總共配息3.63元)
其次是兆豐金,有10幾張。雖然兆豐金當時股價一路下跌,一度從最高45元跌到低於30元。但她不是當年才買入,成本應在30元以下,並沒有套牢。不過國稅局是用35元左右的價格來課遺產稅,當時來看,我也是「多繳」了一些遺產稅。
母親應該領了幾年股息,成本或許不到25元。再用前述0056回本的計算方法,或許只要15年就完全回本了,一樣能傳承給子孫領下去。為什麼0056、兆豐金可以永遠領下去?因為我相信它們絕對不可能下市。
再來是超過10張的第一金。記得20幾年前,她抽中3張第一金的增資股,當時認購價格是70元,後來曾漲到接近100元,但她因為堅持要賣100元所以最後沒賣掉,就嚴重套牢到往生。後來她又買了一些,平均成本遠高於市價。但她說每年至少有配股息,就當定存了吧!
雖然第一金回本年數會比0056、兆豐金長很多,但我相信還是可以永遠領股息。
股災下用「這原則」存股
剩下是3檔電子股,是父親生前幫她買的,分別是幾張英業達及南亞科和聯電的零股。幾年前,父親自知有些失智,決定不再買賣股票,我曾幫他們處分一些自認比較不能安心的股票,但留下了一些零股。
英業達是我唯一沒有建議她賣掉的電子股。因為它雖然毛利率、成長性不高,但獲利穩定,每年配息也穩定,再加上股價才20幾元,真的可以把它看成「類金融股」,2023年還因為AI風潮大漲過。它下市的機率當然比0056、兆豐金、第一金略高一點點,不過因為只有幾張,風險有限,也就沒什麼好焦慮的。至於南亞科和聯電只有零股,就懶得理了。
母親於2022年往生,台股自最高18619點,跌到最低12629點,跌了近6000點,甚至跌破1990年最高點12682點,所以只要有買股票的人,就算只買0050、0056,也幾乎都是處於嚴重套牢的狀態。
這時,根本沒有「汰弱留強」的策略可以執行。只能問自己:萬一往生了,手中的股票是否值得留給家人?我剛剛已經用了母親的例子來做說明,現在要輪到你自己來評估了。
最不值得留下來的股票,就是股本小、獲利不穩定,甚至還虧損而很難每年配息的股票。
「回本年數」逾50年,恐討不回遺產稅
別以為目前股價在1000元以上的股票就安全。當年很多「千金股」最後股價照樣跌到個位數,甚至還下市。萬一你往生時,這檔股票的股價還有幾百元,但後來竟然下市,那麼家人為此多繳的遺產稅,就永遠要不回來了。
再來,就算是每年都有配息、也不可能下市,但股價很高的股票,也該考慮斷捨離。
可用回本年數的計算公式(註:回本年數=持股成本價÷每年平均配息),來算算要多少年才能回本。如果超過50年,或許等到子女往生時都還沒回本呢!
本文摘自今周刊《樂活大叔的幸福本事:施昇輝的第三人生進階提案》,作者:施昇輝。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