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年來ETF績效十強 陸港股包辦

金蛇年(2月3日)新春開紅盤以來15個交易日,ETF前十強都由陸港股包辦,前二強為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中信中國50正2,績效甚至超過40%;原型的中信中國50、富邦恒生國企、台新MSCI中國績效也超過20%。陸港股後市可期下,逢回可趁機切入。
富邦恒生國企ETF經理人陳婉寧表示,自DeepSeek-R1模型問世以來,陸港股市場信心受到很大程度提振,尤其是AI運用相關類股及龍頭科技股,近期整體漲幅不輸美股七巨頭,也帶動中小型類股上揚,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由非政策因素驅動。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17日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包括馬雲、雷軍、任正非等企業領袖均參加,釋放出國家對於民營企業的支持訊號,持續鞏固市場對於陸股的樂觀情緒。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阿里巴巴日前公布財報表現亮眼,AI相關產品連續六季保持三位數成長,上季營收增幅創2023年以來最快。日前市場也傳出蘋果智慧型手機iPhone將與阿里巴巴合作,針對在中國大陸銷售的iPhone開發AI新功能,種種利多激勵阿里巴巴股價,也帶動陸股上漲。
在政策層面,中國信託投信分析,大陸政府推出「三穩」方針,意即穩房市、股市與內需,希望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擴大財政支出,強化內需來提振經濟。
近期除陸股外,大陸房地產市場亦釋出正面訊號,包含二線城市的新房價格是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增,顯示政策初具成效。在大陸政府全力作多下,預期科技、高股息與內需消費產業,將是陸港股未來的投資主軸,在陸港股後市仍可期下,回檔可站在買方逢低布局。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