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高雄專區還沒動 銀行公會先喊開放比特幣ETF

ETF示意圖。圖/ingimage
ETF示意圖。圖/ingimage

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銀行公會擬將四項建議納入《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前三項全聚焦高資產客戶財管鬆綁,一、取消基金質借成數限制、二、取消私募基金人數上限,三、開放比特幣ETF投資管道,四、強化商用不動產透明度。

最大亮點是,公會建議對高資產客戶及專業投資人,增加投資比特幣ETF兩大管道,一、以信託投資外國有價證券的範圍,納入比特幣ETF,二、境外結構型商品連結標的也准納入比特幣ETF。

這是連「高雄資產專區」試辦業務項目中,都未曾見過的新案,引市場熱議。業者對此意見兩極。

有業者認為,若金管會放行,等於開放範圍比「高雄專區」還大,削減了業者進駐高雄專區的政策紅利。

但也有業者認為,不獨厚高雄專區,才是務實的,硬要專區獨享優惠「被卡住」,怎麼看都不合理。

公會將在周四(24)日理監事會通過該討論案並將提交金融總會。金融總會將在6月底前提出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各公會最晚需在5月底前送交建議案。

公會今年白皮書建議案,與過往最大差異是,四個案子中就有三個案子全聚焦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頗有搭亞資中心順風車意味。

這三個瞄準高資產客戶是,一、取消銀行自行質借(以基金、債券為大宗)五成貸款限制、允許再質借,並新增質借標的納入境外結構型商品,也建議免除開辦三年又得函報續辦的規定。

這項業務也是高雄專區才要對高資產客戶放行的,「試辦都還沒開始」,公會就要求「全面開放」。

二、取消私募境外基金、及另類基金(未具基金性質)委託人數限99人。此案在去年投信顧公會也曾提出,惟因涉及修「投信顧法」而暫緩。

三、以信託投資國外有價證券範圍,從目前僅限股債、一般ETF外,新增納入比特幣ETF,並開放境外結構型商品連結標的,也准連結比特幣ETF。據了解,此案是一家在台外銀子行提出,該外銀子行也在財管2.0核准名單中。

四、商辦租賃案需全面實價登錄。業者說,依現行規定,台北市以外的辦公租賃資訊,需是承租雙方都透過房仲才需做實價登錄,這使各銀行對商辦大樓做授信時,資料不夠健全。

建議承租雙方只要出租人或承租者有一方是營利事業時,就需做實價登錄,讓銀行授信評估更加完整。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ETF 比特幣

延伸閱讀

向日本觀光客招手 市府組隊赴關西推銷高雄旅遊

46台比特幣挖礦機日夜運作 他竟竄改電表…台電估損失700萬元

小資族新選擇…金管會准2類基金投資海外比特幣ETF

比特幣被預言「將飆漲」、重回8.7萬美元!00909反映期待、跟漲5.8%

相關新聞

009804「持股上限30%」長期投資能有機會走更穩健!減少單一公司帶來的風險

聯邦投信指出,在此次新發行的009804台灣精彩50ETF中,設計了單一公司持股比重上限為30%的風險控制機制,旨在防止某一單一公司權重過高而導致ETF波動過大,這樣的設計能讓ETF的表現更符合整體市場走勢,而非僅依賴單一公司。

獨家/高雄專區還沒動 銀行公會先喊開放比特幣ETF

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銀行公會擬將四項建議納入《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前三項全聚焦高資產客戶財管鬆綁,一...

三類型海外ETF 4月以來受益人數增幅明顯

4月以來全球股市因川普對等關稅而引發高度震盪,仍能見到投資人逆勢加碼海外ETF,其中有八檔海外ETF受益人4月以來增幅高...

公債玩完?殖利率破底時大家又瘋搶!00983B正是「看起來沒用時」最該買的ETF

川普真正的意圖是? 第一季台股,整個大盤大概跌了10%左右,非常非常的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的時候,川普宣布「對等關稅」,課台灣32%有夠兇;台積電都過去設

恐慌非終點反而是起點!009804有攻有守的台股核心配置

握情緒修正後的中期契機,台股權值投資不只是靠一檔股票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再起,VIX恐慌指數於4月初再次飆升至45以上,顯示市場正處於高度不確定的情緒之中。但歷史經驗顯示,「恐慌不是終點,往往

00878穩坐投資人王者…破20元還這麼多人買?撿便宜低接潮開跑

為了喚醒大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與關注,聯合國將每年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回顧歷史,第一屆地球日始於 1970 年,如今 55年過去,地球日已成為全球性的倡議活動,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地球村民,為環境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