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高雄專區還沒動 銀行公會先喊開放比特幣ETF

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銀行公會擬將四項建議納入《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前三項全聚焦高資產客戶財管鬆綁,一、取消基金質借成數限制、二、取消私募基金人數上限,三、開放比特幣ETF投資管道,四、強化商用不動產透明度。
最大亮點是,公會建議對高資產客戶及專業投資人,增加投資比特幣ETF兩大管道,一、以信託投資外國有價證券的範圍,納入比特幣ETF,二、境外結構型商品連結標的也准納入比特幣ETF。
這是連「高雄資產專區」試辦業務項目中,都未曾見過的新案,引市場熱議。業者對此意見兩極。
有業者認為,若金管會放行,等於開放範圍比「高雄專區」還大,削減了業者進駐高雄專區的政策紅利。
但也有業者認為,不獨厚高雄專區,才是務實的,硬要專區獨享優惠「被卡住」,怎麼看都不合理。
公會將在周四(24)日理監事會通過該討論案並將提交金融總會。金融總會將在6月底前提出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各公會最晚需在5月底前送交建議案。
公會今年白皮書建議案,與過往最大差異是,四個案子中就有三個案子全聚焦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頗有搭亞資中心順風車意味。
這三個瞄準高資產客戶是,一、取消銀行自行質借(以基金、債券為大宗)五成貸款限制、允許再質借,並新增質借標的納入境外結構型商品,也建議免除開辦三年又得函報續辦的規定。
這項業務也是高雄專區才要對高資產客戶放行的,「試辦都還沒開始」,公會就要求「全面開放」。
二、取消私募境外基金、及另類基金(未具基金性質)委託人數限99人。此案在去年投信顧公會也曾提出,惟因涉及修「投信顧法」而暫緩。
三、以信託投資國外有價證券範圍,從目前僅限股債、一般ETF外,新增納入比特幣ETF,並開放境外結構型商品連結標的,也准連結比特幣ETF。據了解,此案是一家在台外銀子行提出,該外銀子行也在財管2.0核准名單中。
四、商辦租賃案需全面實價登錄。業者說,依現行規定,台北市以外的辦公租賃資訊,需是承租雙方都透過房仲才需做實價登錄,這使各銀行對商辦大樓做授信時,資料不夠健全。
建議承租雙方只要出租人或承租者有一方是營利事業時,就需做實價登錄,讓銀行授信評估更加完整。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