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新檔ETF募集爆出基層群起反彈配額制 金管會勞動部收到上百封檢舉信

投信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募集引發基層理專和證券營業員的反彈,金管會今日證實,證期局已陸續接到相關的匿名選舉,並且已展開調查,包括券商在銷售ETF時是否有落實KYC(認識你的客戶)、KYP(認識你的商品),將成為調查重點。
據了解,這波檢舉潮從網路有人發動群組「#終結IPO制度暴力」開始,是針對不當的IPO責任制度而來,是從上周五開始陸續投訴,迄今已多達百封檢舉信流向金管會、勞動部。
投信銷售基金、ETF期間,銀行理專、券商營業員有IPO責任額制度已行之有年,為何此次會掀起軒然大波?金管會指出,過去確實也有收過類似的陳情,但這次因為在threads有群組發動「一人一信救自己」的運動、規模較大,因此才會收到不少的檢舉函。
由於川普風暴衝擊而使近來新檔ETF的IPO募集壓力更大,所謂的責任配額更難達成,使基層壓力都很大,甚至有些IPO的基金是鎖定新興市場,這種全球資本市場動盪之際投資人望之卻步,卻要營業員或理專去拜託客戶投資,更令基層反彈,因此在網路社群平台有人發動群組「#終結IPO制度暴力」,直接要求金管會檢討、正視目前IPO發行制度所衍生的結構性問題,以及募集亂象。尤其要求金管會應建立因應重大市場變化的「IPO暫緩機制」.並要求發行的投信業者進行風險評估與揭露、同時全面檢討「責任額制度」在市場風險升高之下的合理性。
金管會則強調,券商對銷售ETF訂定責任額、KPI(績效目標),但不能違背KYC、KYP的原則,為此金管會已派員加入社群群組,更進一步了解檢舉內容來調查業者是否違規,若有違規將懲處。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