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ETF 規模衝新高

美國、中國關稅戰達成初步協議,同意未來90天各減115%關稅,美對中關稅降至30%、中對美則降至10%,市場投資情緒回穩,帶動行情展開大反彈,助攻台股ETF規模衝上3.1兆元,寫歷史新高。
過去一段時間,受到川普對等關稅、全球匯率變動等影響,股市歷經大震盪,然而買盤對於熱門台股ETF採取逢低加碼策略,因此,隨著不確定性因素逐步消化,台股14日收復季線,也帶動台股ETF規模跟著增胖,這也是連續第四個交易日站上3兆元大關。
進一步來看個別表現,根據CMoney統計至14日,盤面上70檔投資台股的ETF中,共計有11檔規模改寫成立以來新高,占比15.7%,依序包含元大台灣50(0050)的5,386億元、元大高股息4,492億元、國泰永續高股息4,394億元、群益台灣精選高息3,652億元、富邦台50的2,279億元、元大台灣高息低波1,451億元、大華優利高填息30的787億元、元大台灣50正2的571億元、國泰台灣領袖50的263億元、富邦臺灣加權正2的175億元、主動野村臺灣優選的18億元。
法人指出,本波市場崩跌吸引投資人瞄準市值型ETF大舉加碼,配合國安基金進場、外資5月以來轉買上市買超1,933億,瞄準前五大權值股就買超逾900億,大幅拉升指數,帶動不錯過大盤反彈行情的元大台灣50、元大台灣50正2在5月以來九個交易日分別上漲8.5%、16.7%,加上買盤挹注,規模快速改寫新高。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指出,在利空出盡之下,台股基金面仍然良好,預期台灣企業獲利可望持續以雙位數成長,又有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股東會旺季釋出正向展望等利多加成,而台幣升值促使國際資金回籠,預期第2季因AI長線趨勢看好而淡季不淡,種種跡象都有望推升台股後市表現。
台灣是半導體核心國,台灣廠商在AI世代中扮演重要角色,現今汽車、手機到個人電腦的晶片都仰賴台廠代工生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比傳統民生必需品更加剛需,因此若美國總統川普真要課半導體關稅,受傷的依然是美國人民,本次與中國談判的結果已然預示了川普的關稅政策只是談判手段,最終可能就是以10%為主。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