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幕後/修法跟不上罷免進度 藍抗罷免從防守轉為全面迎戰

你吃的羊肉是羊肉嗎?消基會檢測「豬羊變色」近五成

傳牽線習近平辦公室 促「柯文哲配郭台銘」選總統?張顯耀回應

高雄分屍殺人魔「拎垃圾袋」丟棄畫面曝光 疑裝頭顱或器具

高雄72歲老翁張介宗涉連續殺害3名老婦分屍案,由於死者頭顱迄今均未尋獲,張介宗拎垃圾袋丟垃圾的清晰畫面,今晚曝光;畫面顯示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黑袋子看起來內裝長方形狀盒子,警疑內裝頭顱或凶器,因此9日才開挖焚化爐,但並無所獲。

今天白天有媒體曝光疑為張嫌拎著黑色垃圾袋丟棄的畫面,警方證實媒體報導的畫面弄錯對象;今晚張嫌丟垃圾袋清晰畫面才曝光。

高雄72歲男子張介宗涉嫌殺害兄嫂和張姓、趙林姓3名老婦並分屍,以3人進張嫌住處時間推測,張嫌兄嫂遇害時間在去年11月30日前,75歲張姓婦人為1月18日前,71歲趙林姓婦人為2月2日。

3名婦人後分屍,屍塊被棄屍在前鎮運河五號船渠處,警方從本月6日打撈,已撈到遇害的趙林姓、張姓婦人屍塊,今下午再撈到1塊長2公分、寬3公分的屍塊,無法辨識是什麼部位,警方已採樣送驗。

迄警方從6日展開的打撈行動,截至今天已撈到22塊人體遺骸,其中大部分鑑定均為趙林姓婦人,僅在8日搜尋到一塊胸部組織,鑑定為張姓婦人,至於張介宗的兄嫂,目前仍下落不明;此外,3名死者頭顱迄今也未尋獲。

警方追查並調閱沿路監視器畫面,發現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張嫌丟垃圾的清晰畫面今晚也曝光。

畫面中顯示,張騎著單車出門後,將單車放在家附近巷口,徒步拎著黑色垃圾袋,黑色垃圾袋被內容物撐得鼓鼓的,看起來內裝長方形狀盒子或箱子;似乎怕人發現垃圾袋裝的是不可告人之物,張嫌丟完垃圾後,快步走至單車停車處,警方疑內裝頭顱或凶器,因此9日大舉開挖焚化爐,但並無所獲。

高雄警方偵辦嫌犯張介宗殺害3名老婦並分屍案,調閱沿路監視器畫面,發現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疑內裝死者頭顱或凶器。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警方偵辦嫌犯張介宗殺害3名老婦並分屍案,調閱沿路監視器畫面,發現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疑內裝死者頭顱或凶器。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警方偵辦嫌犯張介宗殺害3名老婦並分屍案,調閱沿路監視器畫面,發現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疑內裝死者頭顱或凶器:圖為張丟完垃圾後快步走至單車停車處。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警方偵辦嫌犯張介宗殺害3名老婦並分屍案,調閱沿路監視器畫面,發現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疑內裝死者頭顱或凶器:圖為張丟完垃圾後快步走至單車停車處。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警方偵辦嫌犯張介宗殺害3名老婦並分屍案,調閱沿路監視器畫面,發現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將單車停在路口處(紅圈處)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警方偵辦嫌犯張介宗殺害3名老婦並分屍案,調閱沿路監視器畫面,發現張於2月3日上午8點多騎單車出門,將單車停在路口處(紅圈處)右手拎垃圾袋徒步丟垃圾。記者石秀華/翻攝

分屍案 殺人

延伸閱讀

高雄分屍案打撈5天找到2死者「22塊遺骸」 今再尋獲1肉塊

母遭殘忍分屍 兒淚求「判死」回命案現場…企圖教訓高雄殺人魔

高雄分屍案打撈證物有限 高大成:頭顱等這4樣仍是重要證物

獨/高雄殺人分屍案「仍找不到頭顱」 警不排除比照這3案開挖化糞池

相關新聞

高雄分屍凶嫌真容曝光 網友繪圖專案人員曝「有9成像」

高雄72歲老翁涉嫌連續殺害3名老婦並分屍,迄今僅尋獲2名婦人屍塊,張嫌兄嫂下落不明,他仍未坦承殺人,檢警昨天借提出監後,...

看不到高雄連續分屍凶嫌長相 高雄警說話了

高雄連續殺人分屍命案,檢警至今不公布凶嫌張介宗的長相,引起民眾質疑「為何這樣保護殺人犯!」。高雄市警局高層表示,「如果檢...

高雄連環殺人案傳預算被砍蒐證受阻 警澄清無關

高雄連環殺人案3名受害婦人頭顱至今未尋獲。傳警方原有意開挖張姓嫌犯住處化糞池採證,卻因今年預算遭大砍作罷。高市刑大澄清,...

高雄分屍凶嫌長相「機密」 保護關鍵曝光:不認罪顧人權

張介宗涉連續殺害兄嫂和張姓、趙林姓3名老婦並分屍,迄今僅尋獲張姓、趙林姓婦人屍塊,張嫌兄嫂下落不明,他仍未坦承殺人,昨天...

高雄碎屍魔月有3萬收入 公園亮厚鈔裝闊…遇警稱沒錢

據瞭解,涉及高雄殺人分屍案的凶嫌張介宗曾要申請老人津貼,但他接到高雄市社會局通知,指他財產條件不符申請資格,沒通過他的申...

高雄分屍案凶嫌領百萬勞退 殺人後還向議員求助領補助

高雄分屍殺人魔張姓嫌犯近年生活困頓,去年底犯下首樁殺人案後,曾前往高雄市議員吳銘賜服務處請求協助申請低收入補助。吳銘賜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