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高雄分屍案缺2拼圖難定罪?20年前「無屍懸案」揭關鍵
高雄72歲老翁張介宗涉嫌殺害3人分屍,警方目前僅找到2名婦人屍塊,消失在張嫌住處的兄嫂仍下落不明,外界找無屍體及凶刀,恐讓張嫌閃過刑責,但法界舉20多年前一起「無屍懸案」,該案雖找不到屍體、凶器,但科學證據仍讓李姓凶嫌難辨,最終判他無期徒刑定讞。
張介宗被懷疑陸續殺害兄嫂和張姓、趙林姓3名老婦並分屍,以3人進張嫌住處時間推測,張嫌兄嫂遇害時間在去年11月30日前,75歲張姓婦人為1月18日前,71歲趙林姓婦人為2月2日。
警方除在前鎮運河陸續尋獲趙林姓婦人屍塊,8日另尋獲一塊胸部組織,經鑑定為張姓婦人,已確認兩人遇害,但張嫌兄嫂在張男家中「消失」3個月,至今仍無下落,其餘兩名確認遇害的婦人屍塊也不完整,張介宗犯案過程仍待拼湊。
昨天檢警借提張男重回「分屍公寓」,查扣塵封的尖刀、鋸子,已帶回鑑定分析,但張嫌迄今仍未認罪,關鍵凶器仍未查獲,外界憂心恐難定張嫌罪責。
不過,一名資深檢察官舉20多年前的「無屍懸案」為例,該案死者張靜華屍體迄今也未找到,但檢警仍從凶嫌李正位的犯案車上、手機採到血跡、通聯等跡證,最終讓李判無期徒刑定讞,此案也成為司法官受訓的經典案例。
根據當時判決書,2001年6月15日張靜華失聯,吳姓男友聯繫不上她後報警,警方在張女主臥房浴室牆壁、浴缸採到血跡,且有清洗、擦拭痕跡,懷疑她遭人殺害,鎖定李正位涉有重嫌。
不過,檢警開始偵辦後,雖認定張女遭人殺害,但屍體卻下落不明,從起訴到判決,仍未找到張女屍體,也未找到李的作案工具,「無屍懸案」成當年熱烈討論的命案話題。
所幸檢警鍥而不捨採證,如張女在失蹤前和李正位通話後,就無任何活動紀錄,李事後以張女提款卡領出12萬元,還用張女信用卡刷卡,另一關鍵是李男與胞妹借來犯案的車上,車內採到張女血跡,且有擦拭痕跡。
法官最後根據檢方所提的七大事證,認定是李男為謀財以不詳方式殺害張靜華,並棄屍於不詳地點,雖李二審一度判決死刑,但最後更審認為李案發後回台接受偵訊,仍有良知,改判無期徒刑並定讞。
資深檢察官說,張靜華一案警方的鑑識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幾乎翻遍胸案現場每一個角落,才找出李正位涉案的跡證,讓他躲不過司法制裁。
他說,高雄分屍案雖仍有婦人下落不明,但微物跡證都會說話,例如張嫌屋內採到3婦人血跡,監視器拍到3人消失在張嫌住處,也有追到他棄屍路徑等,即便屍體不完整或未找到兄嫂及凶刀,證據若補強確實,仍足以讓張嫌難逃刑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