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00公尺耗資1.5億元 台鐵高雄月台門在貴什麼?

2025行事曆更新!4+1新假上路 今年連休9天還有5次機會

黃耀輝/因應川普關稅 政府犯了談判大忌

川普宣布對台加徵百分之三十二關稅,賴清德總統三天後提出從「零關稅」談起、擴大對美採購、擴大對美投資等措施。由於沒搞清楚川普「對等關稅」的荒謬,就太早亮牌,而且底價過低,犯了談判的大忌,實在是愚不可及。

首先,對等關稅是指「台灣如對美課高關稅,美國就對台課高關稅」,而我國對美貨的加權平均關稅率僅百分之二,比美國的百分之二點二低,美國實無對我課對等關稅的道理。而且從公式看川普的關稅,是以對台貿易逆差除以進口值(貿易逆差率),再除以二而得,實為「逆差稅」,絕非對等關稅。

因此,我方對美零關稅,若不能大減美國的逆差,很難換得美方降稅。何況,冤有頭,債有主,因應美國的逆差稅,應從對美順差的產品尋求改善之道,零關稅讓非造成逆差的產業、相對處於弱勢的農漁產品、汽車、保健食品、紡織品等等代罪受過,根本就是殃及無辜。

去年台灣自美進口、課關稅的農漁產品、汽車、紡織品等約台幣六千億,「零關稅」這個底線一言既出,被美國咬住,其他國家也要求同等待遇,將造成國內農漁產、汽車、紡品等產業團滅、卅萬人失業的悲慘結果。而賴政府剛編的特別預算四千一百億,產業支持才九百三十億元,怎麼夠用?還好意思用「韌性」的臉皮夾帶跟因應關稅無關、無助於經濟的採購武器一千五百億、撥補台電一千億?

其次,賴總統說除了台積電之外,未來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加碼投資美國,更令人駭異。台積電魏董宣布未來將至少加碼千億美元新建三座晶圓廠、二座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有拉低台積電毛利率、排擠國內資本支出、技術外流、產業鏈外移等風險,也將造成國內投資、出口和就業減少的疑慮。

結果呢?川普屢屢以「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產業;台積電怕關稅才來設廠;我們沒花一毛錢;將來廢止晶片法,不會再給沒任何補助」等等語帶不屑的揶揄。最後,還是逃不掉百分之三十二的對等關稅,證明太早亮牌並無「早鳥優惠」,還讓美方「零元購」,賴公真是白移了護國神山!

事實上,即使台積電不加碼投資美國,而遭美國課徵關稅,以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技術遙遙領先,以及市占率六成多的優勢,可輕易轉嫁關稅給美國科技大廠客戶。賴政府不但未向美方據理力爭,更未記取亮牌太早成為「沉沒成本」的教訓,還主動追加其他產業加碼投資的支票,可曾想過將損失出口、投資、就業等國家利益,付出產業淘空、經濟蕭條的慘痛代價?

至於對美擴大採購武器,美方本就視為保護費,不計入貿易逆差的減項;擴大採購能源,若無價格優惠,只會增加台電、中油漲價的可能,徒增談判的敗筆而已!

總之,「亮牌太早,讓美方軟土深掘」,應是賴總統很痛的領悟,難怪他最近說,政府談判會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不犧牲任一行業,就怕為時已晚矣!

(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台積電 對等關稅 美國

延伸閱讀

美國聯準會官員:川普關稅措施在現代無先例可循

關稅大幅調降?川普發文喊開放市場:對大陸80%關稅似乎很合理

地緣經濟學成必讀新顯學!川普2.0時代求存自保5點須知

暗示晶片關稅?川普嘆:若課50或100%關稅「就不會跑去台灣」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賴十七條不得已、入北卻無法脫中?

五二○就職周年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財訊專訪,首度為重新定義中國大陸及發布「賴十七條」辯護稱,中國大陸對台統戰滲透愈來愈嚴...

【重磅快評】看不下去可以離開 媽祖聽見郭智輝狂言?

白沙屯媽祖昨天閃過「大罷免、大成宮」民眾,網友熱議這是天意或民意?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當年第三度參選新北市長,被譏諷「騙完...

【重磅快評】印巴停火 川普印太戰略的進展或挫敗?

就在印巴交戰正熾、巴基斯坦不斷宣布最新戰報之際,昨天深夜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在他的社群平台「真實社群」宣布,印、巴已同意實施...

聯合報社論/危機示警,賴政府卻深信「罷免救台灣」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報導「一場有關台灣的超級強權危機即將到來」,直指賴政府反中措施適得其反,加劇社會撕裂,惡化台海局勢。...

【即時短評】永康商圈今起可「漫步」 首都新政需與市民同行

北市永康商圈今展開「假日漫步區」,獲得許多好評,不過日前宣布政策的第一時間卻引發反彈,直到市長蔣萬安持續溝通,才撫平地方...

聯合報社論/孫立方和附中生,測出執政者心胸寬窄

賴政府為了抗中,從嚴管理兩岸關係,卻因標準不一引發不少爭議。生於大陸的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是十四歲時隨母親「投奔自由」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