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賴十七條不得已、入北卻無法脫中?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二○就職周年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財訊專訪,首度為重新定義中國大陸及發布「賴十七條」辯護稱,中國大陸對台統戰滲透愈來愈嚴重,不得已也不得不將中國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賴清德也澄清說,「脫中入北」是學者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提出的策略;他的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布局全球,當然有包括中國在裡面」。不得已的「賴十七條」與無法脫中的「入北」,很弔詭地成為賴清德執政周年兩岸政策的主軸。

賴清德上任以來,兩岸情勢與敵意螺旋升高。中共連續對台軍演,當然負有直接責任。不過,連美國都曾釋放「疑賴論」訊息,何況中共與民進黨本無互信,對「務實台獨工作者」更有疑慮。賴清德就職演說把中華民國憲法解釋成「新兩國論」憲法,強化「兩國互不隸屬」的定位,賴政府也透過各項政策、執法和論述深化這樣的定位,如何不為中共的強硬反制提供藉口?

賴清德稱「不得已也不得不」將中國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問題是,兩岸也曾有過和平繁榮的日子,如今人民卻看不到賴清德願意為兩岸情勢降溫的努力,更看不出他願意承擔國家領導人的避戰責任。

反而是賴清德宣布「賴十七條」的動機與時機,都遭質疑。在動機上,《華盛頓郵報》指賴清德是在向川普政府對中鷹派人士喊話,爭取支持;在時機上,《紐約時報》更指賴清德刻意選擇川習會前中國不願節外生枝的時候,北京對台報復的意圖將受到限制。賴清德將中國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也被質疑逾越憲法。尤其賴政府藉此連結擴大打擊「境內敵對勢力」,掃蕩殲滅在野黨的意圖,昭然若揭。蔡英文已被批評是民選獨裁,賴清德走向威權之路,更見肅殺。

賴清德對「脫中入北」的澄清,也耐人尋味。中研院學者吳介民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提出「脫中入北」,賴清德回應表示,他跟吳介民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他也強調,台灣應該利用每一次地緣政治經濟變動的時刻,來推動適合國家發展的方向。賴清德藉川普關稅戰契機帶台灣「脫中入北」的想法,非常明顯。甚至,賴清德紀念歐戰勝利八十周年,在歐、美、俄與中國大陸爭奪二戰話語權的當下,或也可視為在論述上「脫中入北」的起點。

賴清德討論「脫中入北」後,行政院長卓榮泰下鄉宣講大罷免時就高聲響應,強調政府將繼續帶領大家「走向南向、走向美國、走向歐洲,脫離中國」。尷尬的是,卓榮泰才表明「台灣不走回頭路」,賴清德卻已回頭了。賴清德一方面撇清,指「脫中入北」是學者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提出的策略;一方面澄清,指「布局全球當然包括大陸」。這到底是卓榮泰盲目響應衝過頭,或者是賴清德緊急煞車踩太猛?

賴清德渴望「入北」,卻無法「脫中」。但他仍強調,台灣在美中對抗當中,沒有左右逢源的空間。賴清德沒有看到川普關稅政策促成的區域整合趨勢,也沒有看到日、韓、東協、歐盟推動與中國大陸合作的努力。

賴清德試圖對兩岸關係與國家方向再定位,但他的辯解無力、澄清蒼白,論述邏輯矛盾、理論現實扞格。賴清德讓兩岸關係走向「戰略清晰」,兩岸再無迴旋空間;但川普卻走回「戰略模糊」,不對保台表態。賴清德執政一年,兩岸緊張升高,難有回頭路,而台灣經貿除鎖進美國外,更恐在全球去美化趨勢下被邊緣化。

兩岸政策 民進黨 社論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國情介紹不見「漢人」 謝龍介批:賴清德如此嚮往大和民族?

新聞觀察站/紀念二戰80年 兩岸領導人史觀對撞

聯合報社論/危機示警,賴政府卻深信「罷免救台灣」

賴清德鬆口「不排除新式核能」!網嘆史上最爛:乾淨的煤2.0

相關新聞

經濟日報社論/新增國定假日 充分運用創雙贏

立法院近日三讀通過新增五天國定假日,此一改變迅速成為台灣社會各界關注焦點,反應有點兩極化,贊成與反對聲浪激烈碰撞,凸顯台...

聯合報黑白集/逢中必反、逢美必軟

五二○將屆,總結賴清德總統執政一年的八字箴言:「逢中必反、逢美必軟」。國民黨立委謝龍介生動形容,「遇到中國硬得像鐵板,遇...

聯合報社論/賴十七條不得已、入北卻無法脫中?

五二○就職周年前夕,賴清德總統接受財訊專訪,首度為重新定義中國大陸及發布「賴十七條」辯護稱,中國大陸對台統戰滲透愈來愈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