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頻飛 學者:理性討論愈限縮
立院會廿日三讀通過修正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場內上演全武行,場外聚集「青鳥」高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數度和警方推擠,甚至企圖攻進立院。中山大學政治所退休教授廖達琪昨表示,三法案的修法是深化民主,非摧毀民主,「青鳥飛出來反而是種干擾」。
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表示,台灣的政治現在變得非常立場分明,理性討論空間愈來愈限縮,這次修法其實有些很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財劃法,先前民進黨沒在中央執政的時候就非常力推,現在在中央執政了就覺得不可行?民眾上街抗爭時是不是真正了解立法內容與背景?還是只有敵我之分?
賴祥蔚說,民眾展現意見原是好事,但如果變成黨派力量動員而不是公民團體自主意志展現,也沒有理性討論的空間,那就會更加激化立場對決,對台灣民主發展不是好事。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指出,執政黨動員青鳥衝進立法院、鼓動群眾上街頭,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效果,除了可鞏固基本盤,站穩自己的論述不往後退,更符合原本設定「戰」、「鬥」的戰略主軸,不讓在野黨有任何扳回一城空間,才能有機會收復立法院,達成完全執政。
鈕則勳認為,民進黨邏輯已拉高到戰略層次的「抗中」,青鳥抗議很多都是無限上綱到和北京有關的論述,和立院通過法案做結合,這都是國民黨的弱點;在野接下來必須要更強化論述、讓民眾更清楚明瞭。
廖達琪建議,藍營要拚命跟國際媒體接觸、溝通解釋,如果沒有做好國際輿論部署,傳達出去的訊息可能會有某種偏差或一面倒;國內方面,執政黨想靠社會運動爭取民意,在野也須採取「仙拚仙」策略,走上街頭向民眾說明修法正當性,且論述要簡單明瞭又親民,可透過青年團、網路等管道宣傳。
▪ 《選罷法》吵什麼?3黨立場、青鳥訴求、爭議一次看
▪ 整理包/選罷法、財劃法、憲訴法 一文看懂3大法案爭議內容
▪ 時間軸/砸窗、比中指、潑水、戴頭盔⋯立院大亂鬥發生什麼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