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川普諾貝爾獎 不如頒奧斯卡獎?
以色列對伊朗「12日戰爭」,比1967年對埃及「六日戰爭」戰果更輝煌。美軍出動B-2隱形轟炸機和碉堡炸彈轟炸伊朗核設施後,以伊達成停火協議,但對美軍是否已完全摧毀伊朗核設施,各說各話,也成美國、伊朗,或川普、媒體和伊朗領導人哈米尼之間的面子之爭。這場戰爭讓全球目瞪口呆,更像高潮迭起的戰爭電影。
伊朗被美以聯手打爆,不得不投降求和,對內卻宣傳伊朗「獲得偉大勝利,教訓了恐怖團體以色列」,專制政權的愚民宣傳,讓人嘖嘖稱奇;中共黨媒或自媒體也夾雜拒承認美國、以色列打贏的情緒。有評論說,如果僅看中國媒體,會讓人誤認「伊朗打贏了,而美國投降求和了」,反映反美聯盟的尷尬處境。
川普「用發動戰爭來締造和平」,談判100次,不如出動B-2一次,美軍B-2連續飛行30幾小時,經五、六次空中加油,用欺敵編隊聲東擊西、計畫周密的先進武器攻擊,成現代戰爭的教科書級別示範,帶給對手國家極大戰略威懾,值得川普炫耀自誇,也應為美軍訓練精良和實力點讚,但是否已完全根除伊朗發展核武能力,川普、美媒、伊朗和國際間看法有落差,也成川普的政績和面子之爭。
川普和以色列、伊朗都「演很大」,伊朗用「最弱的復仇」和「最禮貌報復」,也可載入史冊,成為哈米尼政權恥辱標記,反映國際間誰的胳膊粗國力強,誰說了算。伊軍高層、核武科學家幾乎被殺光,核設施或濃縮鈾是否被摧毀還有爭議,短期內或永遠失去發展核武能力。
伊朗選擇對駐紥1.3萬名美軍的卡達烏岱爾基地報復,明知這裡部署全球最強大反導系統,伊朗先透過管道知會美國,讓美軍撤退戰機、人員,然後像2020年伊朗報復川普暗殺蘇萊曼尼一樣,對烏岱爾空地發射14枚導彈,「回敬」B-2發射14枚碉堡炸彈。美方未傷一人、未傷裝備,伊朗卻向人民說強力報復美國、徹底贏了。
反觀美軍策畫15年,用情報偵察、研發專打碉堡的炸彈之母,擬定攻伊計畫,川普先藉五輪談判,強調兩周後再決定是否用武,解除伊朗防備,卻利用周六祭出本世紀威力最強炸彈打趴伊朗,然後立即貼文稱「和平時代到來了」,透過卡達與伊朗達成停火協議,避免影響股市。
沒想到伊朗續向以色列發動六輪導彈攻擊,以色列再斬首一名伊朗核武科學家,停火協議引來國際嘲笑,川普連發多篇貼文、還在媒體前公開駡粗話,才逼以色列戰機臨時調頭,停止攻擊。
CNN等美媒或中共黨媒質疑,伊朗核設施未全毀。B-2確實精準炸射,但GBU-57是否完全摧毀花崗岩下90公尺深的所有核設施和400多公斤濃縮鈾,或只炸毀坑道出入口、通風井等,國際有質疑,讓川普不悅,防長赫塞斯和參聯會主席凱恩上將再開記者會,公布炸射過程錄影駁斥;川普也說,以色列情報證實核設施已毀,但國際核能總署最新消息,伊朗可能幾個月後恢復濃縮鈾活動。
以美國間諜衛星偵察能力,從太空可看到地面車輛牌照號碼,只要密切監視,即可知曉伊朗核設施是全毀、半毀,但礙於高度機密未必能公開真相;數年後伊朗如秘密製成核彈,川普已卸任,這場爭議迄今持續中。
川普用戰爭宣示美國實力,B-2飛越半個地球,中俄毫無偵察警覺能力,川普必要時用武力維護美國利益、推動外交政策都不手軟,對維護台海和平,或對中俄北韓領導人的戰略威懾,超乎想像。
共和黨國會議員提名川普競爭諾貝爾和平獎,從川普轟炸伊朗系列作為,把戰爭變成一場政治表演和政績秀,有人笑稱,頒給川普和平獎,不如頒奧斯卡獎更貼切,他應囊括最佳導演、編劇、男主角等獎項,而內唐亞胡、哈米尼等應獲最佳男配角獎;重要的是,這部戰爭劇續集已開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