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缺15到20萬本…外交部:預算遭刪 估10月後護照安全存量吃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海底科技角力/海底電纜 全球地緣新戰線

鋪設海底電纜,工程浩大。(路透)
鋪設海底電纜,工程浩大。(路透)

隨著我國野柳東北海域海底電纜1月初遭喀麥隆籍中國權宜貨輪順興39號(Shunxing39)損壞事件,中俄對全球海纜的灰色地帶作戰與相關地緣政治角力,再度引起關注。

鑑於海纜負責全球99%的跨國金融交易、電話通訊等數據傳輸,更涉及美中印太競爭,美國正透過法案與加強盟友合作,排除北京海纜供應鏈的影響力。

波羅的海水下纜線頻繁遭俄國影子艦隊破壞,影響北歐與波羅的海國家通訊、電力供應,讓北約秘書長呂特1月中與波羅的海國家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峰會,宣布展開「波羅的海哨兵」巡邏任務,部署巡邏機、艦艇及海軍無人載具維護水下基礎設施安全。

遭破壞難蒐證 易成灰色地帶作戰目標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1月底受訪也說,全球一條海纜每年約發生0.1至0.2次損害,但台馬海纜年平均損害高達5.1次。

儘管中俄皆否認蓄意破壞指控,仍反映海纜容易受損、及時蒐證不易、追訴困難及容易成為灰色地帶作戰目標等問題。美國8名參議員去年10月底呼籲時任總統的拜登,對全球海底通訊電纜網絡進行安全審核,因應莫斯科與北京「暗中破壞的威脅」。

根據電信市場研究公司TeleGeography今年2月統計,全球現役的海纜共570條,另有81條規畫中。目前全球各大洲之間高達99%的網際網路流量是透過海纜傳遞、不論是個人郵件傳遞,線上購物、科學研究、各種串流平台與雲端運算,抑或網路銀行、金融科技及區塊鏈等金融平台交易,海纜均扮演數據傳輸的關鍵角色。

確保海纜通訊 維護國安重要戰略元素

海纜也關乎美中俄在全球大棋盤上的競賽。海纜是通訊安全的重要環節,對沿海國家而言更是如此。擁有足夠的海纜數量能確保與全球網絡、數位經濟的連接韌性。如果一國控制關鍵海纜線路,就能影響甚至控制流往某些國家或區域的數據,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元素。

一國也能透過破壞海纜,掌握對手的因應措施、修復時間,以及由哪艘國際海纜船修復,並形成戰時情資。

台灣目前有10條國內、14條國際海纜,儘管有微波、衛星等其他通訊方式,但其頻寬無法與海纜相比。台灣國際海纜有多重路由,某條海纜不通可經由其他海纜維持訊務,以維持通訊韌性;但負責台灣與離島之間網路傳輸的國內海纜相對薄弱。台馬僅存的2條海纜在2023年2月初遭陸船破壞,造成馬祖通訊大受影響,而維修船無法及時趕赴讓訊務拖至3月底才恢復。

賴清德總統2月出席民進黨中常會表示,海纜是各國關鍵基礎設施,也是各國通訊最重要的命脈,卻十分脆弱。民進黨執政,強化台灣抵禦挑戰的韌性,2023年修正「電信管理法」,對於毀壞海纜、過失勾斷都提高刑責及罰鍰,加強嚇阻力道。

自造海纜維修船 陸早列入五年規劃重點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旦台海爆發衝突,北京將鎖定海纜攻擊;海纜也是執行印太區情報、監視及偵查任務時不可少的數據傳輸基礎設施。藉由傳遞相關船艦由台日、台菲之關鍵航道進入太平洋蹤跡的數據,進而掌握區域行為者在太平洋動態;同樣地,鑑於台日、台菲水下聲紋資料是美中競爭的關鍵,只要破壞關鍵海纜節點即可阻絕敏感數據傳遞,影響美中印太角力。

過去全球的電纜製造與鋪設產業為西方企業主導,包括美國大型海纜企業SubCom、日本電氣公司、法國阿爾卡特海纜網絡公司;但2008年成立的中國企業華為海洋是全球發展最快的海纜製造商。

圍繞在海纜的地緣政治競賽加劇,讓北京強調控制關鍵科技的重要,海纜科技的投資儼然成為北京走向海上強國的頭等要務。大陸工業和訊息化部於2021年公布五年規劃,將海底電纜維修船的「國家造船」列為援助重點。

美拉攏盟友投資 拚海纜供應鏈排除陸企

華府目前正全力去除北京在海纜供應鏈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2019年,華為海洋與華為技術遭美國列入限制取得部分產品與技術的「實體名單」,華為海洋幾個月後更名為華海通信。2020年4月,美國國務院公布一份全球5G乾淨網路名單「乾淨網路倡議」,禁止美國新電纜直接連接香港與中國。

美國也加強與盟友合作,如與四方安全對話中的日本、澳洲、印度合作投資印太區海纜。美國也於去年10月,要求越南在2030年前新建的10條海纜,避免使用華海通信在內的中國供應商。

2010年至2023年間,華海通信提供的光纖長度占總使用長度的10%,而這一數字在2024年至2026年間預估下降至4%,顯示美國行動已初步奏效。然而,雙方完全的脫鉤恐天方夜譚,僅是改由更多海纜間接連接彼此。

北京 網路 美國

延伸閱讀

預算被砍影響海纜修復?藍委:中華電信修的干數發部、NCC何事

中華電投資跨太平洋新海纜E2A 預計2028年啟用

中華電擬砸逾46億元 揪團投資E2A海纜建設

中華電信投資E2A亞美新海纜 布局AI強化網路韌性

相關新聞

無硝煙空戰/每日數千航班遭GPS欺騙攻擊 民航安全拉警報

全球民航飛行安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SkAI Data Services和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數據顯示,2024年遭遇G...

經濟拉警報/三星跌落神壇 面臨生死關

去年12月起南韓消費者信心指數、企業信心指數、經濟現況指數、預期指數全都急降,政府機構因此做出南韓「經濟衰退風險增加」的...

地緣通訊風險/台灣聯外通訊 命懸海底電纜

近年來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加上中國大陸漁船勾斷台灣海纜的事件頻傳,外界開始注意到台灣的10條國內海纜及14條國際海纜,由於...

海底科技角力/海底電纜 全球地緣新戰線

隨著我國野柳東北海域海底電纜1月初遭喀麥隆籍中國權宜貨輪順興39號(Shunxing39)損壞事件,中俄對全球海纜的灰色...

川普速報/川普對貿易協議樂觀 專家示警陸方優勢

美國內政部長柏根表示,川普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抱持信心,並強調提升國內礦產資源的重要性,以強化談判籌碼。然而,《The Atlantic》分析指出,中國持續深化供應鏈與全球布局,若美國內部政策協調不足,恐導致經濟下行與國際地位受損。同時,中小企業因新關稅政策面臨成本上升與獲利壓縮壓力,基層經濟的困境反映出貿易戰帶來的結構性風險與不確定性。

北京撤強硬派談判代表 「新面孔」打破美中貿易僵局?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中貿易戰膠著之際,北京突撤換強硬派王受文,改派熟悉世貿體系的李成鋼出任貿易談判代表,釋放重啟談判的訊號,這場人事變動能否為兩國緊繃關係帶來新變化備受關注。 看點2:輝達再度成美中AI戰火風暴中心,川普政府在中國市場豎起「禁止進入」警告牌,長期對峙格局或將成為科技冷戰的新常態,而DeepSeek事件只是這場大國世紀競賽的最新一役。 看點3:美國與伊朗時隔十年重啟核談判,川普向德黑蘭下最後通牒,限期兩個月達成新協議。伊朗經濟惡化、中東影響力下滑,美方籌碼大增,但雙方仍在關鍵條件上角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