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陷混沌/尹錫悅下台 南韓危機難解

韓國朝野因為四個月的政爭,大家都筋疲力盡,知道韓國需要政治穩定,來應付來自美國的25%關稅重擊。
南韓憲法法院台北時間4日上午10時22分宣判,尹錫悅罷免案成立,即刻免職,執政黨代理黨魁權寧世表示接受判決,並向國民致歉,代總統韓悳洙則強調,切實做好下屆大選相關工作,支持下屆政府順利成立。
這並不是憲法法院有崇高的權威,一槌定音,而是韓國朝野因為四個月的政爭,大家都筋疲力盡,知道韓國需要政治穩定,來應付來自美國的25%關稅重擊,也需要盡快恢復總統職位的正當性。
在此之前,由於憲法法院遲遲未做出判決,朝野對立嚴重,在野黨指責代總統不任命新法官,是陰謀讓兩位進步派法官任期終止,憲法法院判決難產,預備再次罷免韓悳洙,執政黨則以煽動內亂罪告發民主黨全體議員,要求政府違憲解散在野黨,而各大都市,支持尹錫悅與要求尹錫悅下台的示威,動輒十幾萬人,社會對立,相激相盪,愈演愈烈。
執政黨 呼籲社會和解
很多人擔心即使宣判,也無法像過去盧武鉉、朴槿惠兩位前總統彈劾宣判後一樣,政爭立止,所幸這次彈劾案證據確鑿,8名法官雖各有政治傾向,結果全員同意罷免尹錫悅,而權寧世也呼籲民眾保持冷靜,避免暴力與極端行為,攜手守護社會的和平與秩序,停止一切煽動分裂和矛盾的行為。
執政黨的呼籲是很重要的,因為有10萬名支持尹錫悅的群眾聚集在總統寓所前,有人挑撥,很可能釀成流血衝突,尹錫悅停職後,60天內將改選,政治的輪軸開始轉動,不再停留在過去的對立。作為南韓兩大黨之一,保守派必須考慮未來的勝選,不能硬幹。
在野黨 爭取中間選民
尹錫悅停職之後,將面臨刑事內亂起訴,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最有可能選上總統的是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他在上一屆總統選舉中,以不到1%的得票率差距敗給尹錫悅,現在終於輪到他了。
李在明有勝算,是因為在野黨團結,執政黨分裂,以韓國政治勢力三成保守、三成進步、四成中間來看,執政黨居於劣勢,但南韓政治兩個月是很長的時間,李在明未必有十足把握當選,近日民調都顯示,投票意向未定的比率超過李在明的支持率,顯示中間選民對政治現狀失望,而他們正是朝野拉攏的目標。
南韓經濟近日遭到內外危機,在對待財閥的態度上,進步派過去主張嚴查政企勾結、嚴打官商腐敗,而保守派則強調財閥對南韓經濟的貢獻,李在明近來對企業頻頻示好,3月下旬,他高調與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會晤時表示,「企業好,國家才好;三星好,三星的投資者才好」,試圖改變為親企業、親市場的形象。
在外交上,他同樣身段柔軟,近日接受訪問時強調,會維持日韓聯盟,這是美國對他不放心的兩處之一,另一則是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美中韓 關係詭譎多變
南韓夾在美中兩大強權間,外交處境向來艱辛。韓美除了有共同防衛條約,還有3萬駐軍,但自從尹錫悅宣布戒嚴不成,被停職彈劾後,美國新總統川普,並未對南韓表示過同情,期間支持尹錫悅的群眾,多次訴諸司法不公,要求川普秉持同理心介入,但川普卻毫無反應,反倒是幾次在公開場合,提及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好交情。
3個月來,美國部長級官員全部迴避南韓,近期國防部長赫塞斯訪問菲律賓與日本,偏偏跳過南韓,這是典型的「掠過南韓」(Korea Passing),世界格局劇變,南韓偏偏在關鍵時刻缺席。
反倒是中韓關係頗有互動,其中包括在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前,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韓進步派國會議長禹元植會面,表示正在認真考慮出席今年10月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而外長王毅也在東京與南韓外長趙兌烈會晤,強調「無論南韓國內局勢如何變化,我們都始終堅持中韓睦鄰友好」。
北京之所以刻意拉攏,當然是希望藉趁美國疏遠之際,加強中韓關係,但也在防止南韓政潮中的反中情緒繼續擴散;尹錫悅遭到彈劾後,不少他的支持者認為是中國在幕後操縱南韓政局,狂熱分子高喊「滅共」口號,當地的中國與台灣學生與觀光客們,出門在外不敢說中文,怕遭受攻擊。
現在被認為親中的李在明可能出線,當然讓北京暗暗叫好,可是卻讓華府開始擔心。如何安撫川普政府,會是李在明最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