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硝煙空戰/地緣衝突加劇 可供「安全飛行」的空域愈來愈少

全球可供安全飛行的空域正在縮小。去年12月,一架亞塞拜然航空班機飛往俄羅斯途中意外墜毀,官方後來在客機殘骸中找到俄羅斯攔截彈碎片,疑似被擊落,震驚全球。經濟學人指出,近年國際情勢動盪,空域警告數量激增,預計2025年恐將出現更多類似警示與航班干擾,全球航空業面臨的混亂局勢將加劇。
目前包括烏克蘭、俄羅斯、以色列、伊朗等國領空皆被列為高風險區域,其中對民航班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自2022年起延燒至今的俄烏戰爭,航班不只面臨飛彈攻擊、軍事誤擊等威脅,許多來往歐洲和亞洲間的航班也都被迫改道,航行時間、耗油量都大幅增加,營運成本轉嫁到機票價格上,衝擊消費者荷包。
亞塞拜然不是首例 多國民航機曾遭擊落
「被擊落」是民航班機現在面臨的首要威脅。自1990年代以來,全球發生過至少10起客機遭擊落事件,其中2014年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在烏克蘭東部被地對空飛彈襲擊,造成機上298人全部罹難,成為航空史上最慘重的悲劇之一,也促使航空公司和國際監管機構更加謹慎評估衝突區域的飛行風險。
最新一起事故則發生於2024年12月,亞塞拜然航空8243號班機自首都巴庫飛往俄羅斯途中,墜毀於哈薩克境內,造成38人死亡、29人受傷。根據初步分析報告,事故直接原因是外來物體對關鍵飛行系統造成損壞,殘骸中發現俄製「鎧甲-S1」攔截彈碎片。
空域受限迫使航班繞行 燃油與人事成本攀升
除了被擊落風險,過去歐亞航線常經過俄羅斯或烏克蘭領空,但俄烏戰爭爆發後,許多航空公司被迫改道繞行中東或北極,航行時間增加約1至3小時,嚴重影響營運效率。
英國瑞丁大學一項發表於「通訊-地球與環境」期刊的研究指出,因俄烏戰爭導致的航班繞行,平均燃油消耗增加13%,其中歐亞航線影響最為顯著,燃油消耗多出14.8%,北美至亞洲航線則上升9.8%。耗油之外,繞道也導致2023年全球航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820萬噸。
利比亞、敘利亞和葉門的空域限制同樣對運輸網絡造成衝擊。雖然這些地區每日受影響的航班數量相對較少,且繞行距離短,燃油消耗增加有限,但仍加重航空公司的調度壓力。
除了燃料支出,飛行時間延長也推高了機組人員的工時與薪資成本。都柏林城市大學研究顯示,部分歐洲至亞洲航線的總營運成本因此增加19%至39%,票價隨之上漲。
繞道飛行所帶來的時間與成本壓力,還衝擊全球連通性、正在改變中歐航線的競爭格局。其中,對歐洲航空公司的衝擊尤為嚴重,英國航空與波蘭航空已宣布2025年底前,暫停飛往北京;維珍航空和北歐航空更完全退出中國市場。相較之下,中國的航空公司則因仍可飛越俄國領空,在中歐航線上保有明顯優勢,也因此成為中國恢復、新開國際航線的重點市場。
安全飛行成為全球挑戰 航空業備戰新常態
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安全局勢,航空業者正積極導入多項風險管理工具應對,利用開源情報(OSINT)、衛星資料及軍事活動預警系統等,針對潛在衝突區域進行即時評估與快速決策;此外,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各地民航局也不定期發布高風險空域通報,協助業者因應快速變動的空域環境。
從歷史慘痛經驗到目前多重戰線的空域封鎖,全球航空運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地緣政治衝突風險未見緩解的情況下,如何在安全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將是航空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課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