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來台逛夜市!陸客大推1經典美食「每晚都吃」 老饕:必加這一味

婚前婆家開「離譜條件」 還想蹭媳的公務員福利 結局反轉網友推爆

毒販在學生餐廳面交大麻?東吳大學澄清:買家賣家都非師生

國民黨民調/56%贊成「立即停止大罷免」 半數民眾認為總統該負責

國民黨今天舉行「民意海嘯反撲 最新罷免民調出爐!當家鬧事?賴柯體制瑟瑟發抖」民調公布記者會,包括台北市議員鍾沛君、柳采葳、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發言人楊智伃等人出席。記者王千豪/攝影
國民黨今天舉行「民意海嘯反撲 最新罷免民調出爐!當家鬧事?賴柯體制瑟瑟發抖」民調公布記者會,包括台北市議員鍾沛君、柳采葳、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發言人楊智伃等人出席。記者王千豪/攝影

國民黨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有將近6成的民眾預期大罷免不會通過,且有高達56%的民眾支持立即停止大罷免;另也有過半數民眾認為,賴清德總統應該對大罷免負起最大的責任。國民黨強調,民進黨聲稱大罷免是民意所趨,但迄今僅有5%的民眾知道罷免並真正參與,顯示民進黨推動罷免毫無民意支持,也呼籲賴總統出來面對真正的民意。

國民黨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民調,在是否支持停止大罷免部分,56%支持、32%不支持;另有53%的受訪者認為賴清德應該喊停大罷免、30%認為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行政院長卓榮泰則有17%。至於民眾是否認為罷免會成功,3%一定會、10%應該會、40%應該不會、18%一定不會、29%無反應。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表示,民進黨口口聲聲說大罷免是民意所趨,但民調卻顯示罷免的參與度極低,僅有5%受訪者「知道且參與連署」,知道但沒有參加連署的高達30%,不知道罷免連署的高達65%,代表絕大多數民眾根本不知道、不參與罷免,顯示大罷免到底並非民意的選擇,而是民進黨為了政治鬥爭而啟動。

楊智伃提到,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昨天聲稱台北市府查水表,還要成立反查水表專線,但真相是台北市府面對檢舉陳情,都必須依法依規辦理,接受檢舉後更不能違反個資法查檢舉人是誰,請民進黨不要為了惡罷而抹黑基層公務員,把台北市的公平法紀還給市民。

新北市議員江怡臻指出,反對罷免已經是全民的共識,為何還要燒12億人民納稅錢來搞罷免?這12億可能要從行政院第二預備金來出,這是要救災急難的支出,難道要把人民的救命錢變成民進黨政治鬥爭的提款機?乾脆來民主AA制,民進黨既然要推動惡意大罷免,就應該賴清德、柯建銘自己出錢。

台北市議員柳采葳說,民進黨搞惡罷,還由爭議人物曹興誠擔任罷免領銜人,曹興誠在參加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時,大家在談國際事務,曹興誠竟然台上發言大談大罷免,且賴清德還坐在下面,代表賴清德同意惡意的大罷免,也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執政黨惡意操作民主。

台北市議員鍾沛君表示,民進黨躲在公民團體身後,拿公民團體來當遮羞布,敬告這些公民團體不要再自甘墮落幫民進黨擦脂抹粉,民眾眼睛其實看得很清楚。她提到,這份民調受訪者中,支持民進黨的民眾多於國民黨,顯示民調數字客觀,請民進黨不要扯機構效應,應該誠實面對民意。

這次民調是由國民黨委託十方民調公司執行,有效樣本數1070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調查時間為2月15日至19日。

公民團體 國民黨 民調 民進黨 罷免

延伸閱讀

被楊蕙如批「噁心、垃圾」曹興誠出席論壇不回應

批網軍大罷免添柴火 傅崐萁:賴清德想罷掉韓國瑜「收回立法院」

稱林岱樺風波為綠營內鬥 賴士葆:因不是賴清德最愛

曹興誠重提偷拍光碟案 璩美鳳怒了拒當擋箭牌:你還像個男子漢嗎?

相關新聞

黃國昌何時下「罷免軍令」?黨內:最後會是臨門一腳關鍵

民眾黨新任黨主席黃國昌2月19日就任,今天下午首度參加民團發起綠委吳思瑤、吳沛憶的罷免行動,後續是否發出「罷免軍令」,甚...

抗衡大罷免救小雞 盧秀燕擬扛重擔

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天宣布將赴日交流,她更首度鬆口表示,還沒決定是否競選國民黨主席,為參選保留了可能性,相較過去只談市政,盧...

罷免立委王美惠連署人出現往生者 嘉市選委會揪出造假

提議罷免嘉市立委王美惠一階連署書,今天傳出有連署者是過世80多歲老婦人,王美惠服務處協助委託律師陪同過世老婦人丈夫,上午...

藍委遇罷免 侯友宜:新北建設需要立委支持

全台罷免朝,新北市長侯友宜力挺藍委為地方爭取建設,今天他被問及此事時表示,新北市的建設非常需要我們立委的支持,尤其財劃法...

國民黨民調/56%贊成「立即停止大罷免」 半數民眾認為總統該負責

國民黨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有將近6成的民眾預期大罷免不會通過,且有高達56%的民眾支持立即停止大罷免;另也有過半數民眾認為...

力挺藍委 侯友宜感謝立委修財劃法為新北爭取預算

全台掀起大罷免潮,新北市藍營立委都遭到民團發起罷免連署,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出席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幹部交接,點名今天到場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