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威脅 大罷免潮未來如何走?學者指「嘗鮮期」是關鍵

儘管外有川普政府的關稅大棒,但大罷免潮仍在台灣內部如火如荼進行中,朝野似乎仍無法「團結對外」。學者指出,隨著民眾的焦點已由內轉外,大罷免潮的未來走向,將與川普對等關稅的走勢產生連動,這場運動未來可能會如何演變?
罷團「大安強強滾─罷免羅智強」9日在社群平台宣布,罷免國民黨立委羅智強的連署書已突破2.4萬份,達成法定門檻,接下來的目標,將放在4月底前完成4萬份、甚至4.5萬份連署書,確保罷免案不只能進入投票階段,更能一舉罷免成功。
除了羅智強罷免案的進度超前外,根據罷團提供的相關資訊,包括牛煦庭、徐巧芯、羅廷瑋、萬美玲等4位藍委的罷免連署書,也已來到二階門檻的80%以上;總計19位藍委的罷免連署書,均已達二階門檻的五成以上,顯示大罷免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不過學者認為,美國川普政府祭出的關稅威脅,將無可避免對現階段的大罷免帶來負面影響,繼續推下去恐將帶給執政黨壓力。
民眾顧肚子,執政黨將承壓
成大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受訪指出,若沒有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議題,台灣民眾還可以針對在野黨是否在惡意阻撓政府施政、背後是否有親中勢力等問題,來決定是否支持個別立委的罷免行動,「但現在有(對等關稅)外患,社會大眾會認為現階段都快吃不飽了,應先放下歧見面對高關稅問題。」
特別是在這波川普關稅大棒下,中小企業、勞工恐會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就算先前有在注意大罷免,現在注意力也全被現實的關稅問題取代。尤其面對這波關稅衝擊,在野黨在第一時間也釋出一定程度的「政治善意」,願意支持中央提出的880億紓困方案,這樣的新局面,將對執政黨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
不過王宏仁認為,雖然外患已浮現眼前,但大罷免恐怕仍不會停止,一方面就算執政黨願意淡出,塑造朝野團結的氛圍,但這些推動罷免藍委的罷團,基本仍是民間的組織,他們對在野黨的憤怒情緒仍維持在高水位,因此不一定會與執政黨同調。
另一方面,根據目前罷團公布的進度,不少指標性的在野黨立委,看起來均有高機率被罷成功,只要能成功奪下7個席次,綠營就能翻轉朝小野大的困局,這部分的政治精算,「不確定執政黨有沒有打算這樣做,但或許他們會賭一把。」
對等關稅若速戰速決,大罷免將繼續進行
「大罷免能不能走下去,牽涉到兩個問題,」清大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受訪分析,從客觀角度看,部分立委罷免案過二階不難,「有些超過80%了,這些人(的罷免案)可能就沒辦法停止。」
另外,美國關稅戰要怎麼打,台灣控制不了,關稅戰若拖過半年,美國經濟將垮掉,但如果川普在未來一個月內就完成跟各國的貿易協議、解除關稅,「以目前台灣的政治氛圍,他(執政黨)會不想繼續推大罷免嗎?」
何志勇說,未來大罷免潮的走勢,有極大的機會將與川普的對等關稅產生連動,視對等關稅的嘗鮮期有多長。如果對等關稅在幾個月內就迅速結束,執政黨為「完全執政」,就不可能退出大罷免;反之,若對等關稅拖過半年以上,到時候就是「玉石俱焚」,美國經濟、台灣經濟、全球經濟全倒,到時候不會再有人關心大罷免的狀況如何。因此,關鍵點還需要看美國內部的經濟狀況與政治利益。
儘管川普在今(10)日宣布,由於中國對全球市場缺乏尊重,因此提高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至125%,且立即生效;而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對等關稅降至10%,為期90天,讓不少人心中鬆一口氣,民眾焦點或將暫回大罷免。但川普的捉摸不定,加上對等關稅激起的漣漪,讓這場如火如荼的大罷免潮未來,留下諸多變數。
(本文出自2025.04.10《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