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大罷免決戰倒數20天 藍營人士:民進黨手上還有3張王牌

罷免投票日定於726,進入最終階段,決戰最後20天。學者認為,賴清德總統「團結十講」推動罷免不成,反倒成為凝聚藍營反罷的破口,也已見到藍營士氣提升,且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夫人的不幸事件也刺激了白營的反罷意願。另有藍營人士表示,民進黨手上至少還有三張牌可打,賴清德沒有束手就擒。
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張元祥分析罷免走向跟攻防。他表示,在連署的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罷免團體為了衝高氣勢,衝出連署書數量,「親共賣台」、「毀憲亂政」、「傅隨組織」、「組織犯罪」、「亂砍預算」五張王牌全數出盡,深綠獨派完全動員;相對於被罷免方藍委低調因應,避免增加仇恨值,媒體與網路風向幾乎一面倒向罷免團體,綠營甚至樂觀的預估7月26日罷掉10席只是「低消門檻」。
張元祥表示,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十講」成為罷免長城的第一道破口,今日預定的高雄第五講也以防颱為由臨時取消。罷免團體的高聲量在二階連署書送出後也成為「強弩之末」,五大指控輪流重播,無法激起更大的火花,整個聲量與氣勢完全反轉。
張元祥認為,「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整個藍營的氣勢都活了過來,過去三個月,因為支持者投票意願遲遲無法拉抬而愁容不止的藍委,對罷免的發展也轉趨樂觀,這主要歸因三個原因。首先,罷免正式成案後,藍委不再有顧忌,為了保住席位,不再坐以待斃,開啟正規軍的作戰模式,當成一場正式選戰來打;再者,團結十講成為「爭議十講」,雜質說更成功凝聚藍營支持者怒火,連綠營內部都出現雜音;最後,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夫人的不幸事件,更激起小草的悲憤,刺激白營支持者的投票意願。
張元祥說,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大罷免」尚未定局,藍營無法開心太早。罷免投票最後三周,大罷免的「割喉戰」才真正要上場,避免誤判、避免犯錯的一方,才能真的笑到7月26日。
有藍營人士分析,民進黨、挺罷方除繼續大唱親共賣台的主旋律外,綠營手上應還有三張王牌。一是「連署抄襲」爭議,日前已收押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未來是否繼續向上發展,例如收押組發會主委許宇甄或以上層級,強化選民「組織犯罪」的印象,是第一個變數。二是罷團不斷高喊「擒賊先擒王」,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最近低調勤跑基層,對綠營而言,處理傅崐萁顯然是「打擊面小,影響面大」的理性選擇,也能成為修補罷免破口的一步。三是雖然立院延會到8月底,被譏為「保護傘」開滿開好,但是針對罷免激戰區的藍委而言,司法恐怕仍是最大的變數。
該人士提醒,政治上有句名言「見好要收,見不好更要收」,但在賴清德的辭典裡只有「不為瓦全」,沒有「停損止血」。當罷免情勢對賴清德極為不利,手中又握有絕對權力的同時,藍營要非常小心謹慎。第五講在無風無雨的情況下突然取消,也透露出重要訊息,「賴清德並沒有束手就擒」,休兵整隊的目的當然是大舉反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