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深綠法學大咖反大罷免 賴清德蔡英文還能躲閃?

第一波大罷免明天投票,民進黨攻勢凌厲,藍白大咖奔波搶救,但今天最受矚目莫過於深綠法學大咖顏厥安提出「欲哭欲笑據在伊--一個深綠學者不贊成大罷免的反思」的觀點,沒有意外,顏馬上被綠營側翼圍剿;但是,如果和碩董座童子賢擔任核三公投辯論正方代表的出發點是能源政策「需要清醒的聲音」,那顏又何嘗不是台灣憲政運失序之際所需要的「清醒的聲音」?
顏厥安何許人也,他是台大法律系特聘教授,曾任台大法學院人權與法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監事,專長領域為法理學、憲政理論,長期支持民進黨;今天他在媒體投書,也不忘先自我調侃自己,指他不是一個喜歡標籤化的人,但是既然有人用綠到出汁來描述他,在目前情況下,也只好先「冒用」一下這種標籤身分。媒體文章標題也直接用「一個深綠學者」,顯然顏也默認了。
顏厥安開門見山提出一個見解:他「不贊成」這次的大罷免,主要的憲法學理由之一是,這整個「罷免權」的行使已類似德國基本法第十八條所稱的「基本權濫用」。此條文涵蓋基本權包括言論,出版、講學、集會、結社、書信郵件與電訊秘密等,以攻擊自由民主基本秩序者,即喪失此等基本權利,背景是對威瑪共和失敗的反省與警覺,因此這個規範也列為「防衛性民主」體制的一環。
罷免權在台灣是否可能構成基本權濫用類型?顏認為還需要討論。不過整個發動與推動大罷免的過程,倒是出現不少疑似言論自由濫用的案例,主要在於無差別大罷免,是否構成一種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攻擊。至少對他個人來說,這種無差別大罷免的濫用,確實構成一個強大的「不贊成罷免」的理由。
顏認為,台灣前途與中國威脅一定會造成某種集體焦慮,國家元首理應努力擴大團結因應挑戰,怎會搞成大對抗大分裂,放手讓「狂想派」來引導主旋律哩?這樣搞大罷免大對抗,改變不了國安危機處境,卻有礙於內憂病灶改革。而後者,終究會反噬國安。
顏厥安的論點清晰透徹,雖然綠營及罷團會覺得很倒胃口,但長年浸淫政治的賴清德及蔡英文豈會不清楚。進一步言,賴清德、蔡英文早已知民進黨發動大罷免欠缺正當性,兩人在投票日前夕談話更有默契地悄悄把鎂光燈轉至公民團體,動作出神入化,只有在街頭衝刺的罷團傻傻分不清楚而已。
細看蔡英文在罷免投票發出的文章,除了維持一貫蔡氏幽默不介紹自己的職業,強調她作為一個公民會去投票,感謝所有參與運動的「公民團體」,並肯定台灣民主的實踐價值。蔡的貼文中還指出,近來各地發起的罷免行動,是一場由人民發起的公民運動,她向所有奔波於家庭、工作與街頭活動中的公民團體致謝。蔡英文從頭至尾都沒有提到民進黨,「公民團體」卻一提再提,用意為何?已不必多作說明。
再看賴清德是如何操作,早在大罷免連署階段,他就不斷對公民團體示好,甚至約束黨公職人員不可以談罷免後的補選,誰談就不徵召誰,維持「公民先行」原則,用以鼓舞罷團士氣。賴清德以總統及政黨主席身分公然拿政治利益討好民團,推動無差別大罷免,還真是創了憲政首例,難怪深綠的憲政學者都看不下去,把大團結搞成大對抗、大分裂,賴清德還能把責任推給誰?
細看賴清德在最近一次民進黨中常會的談話,他感謝公民團體站出來,展現憲法賦予的權利,指責在野黨不僅沒有具體回應人民的訴求,還反其道而行,抹黑罷免運動,令人遺憾。賴清德濫用深綠憲政學者眼中的基本權利,把民團推到第一線,再踩在野黨一腳,被無差別罷免的在野黨只能自救。深綠憲政學者今天已發出清楚的聲音,賴清德還要在野黨回應什麼?
▪ 大罷免懶人包/投票該帶什麼?去哪投?哪些事不能做?10大QA一次看
▪ 大罷免懶人包/多少同意票才能罷免通過?一表掌握25案關鍵門檻
▪ 大罷免懶人包/看門檻兩條件!圖解罷免成功或失敗的流程走向
▪ 專題/你的選區要投票嗎?看726罷免投票完整25選區名單
▪ 專題/25選區大罷免 罷免通過要符合這些條件
▪ 圖表/韓國瑜、黃捷、謝國樑…近5年罷免案一覽 這些人被拉下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