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調高汽車關稅 分析師:馬自達、GM可能虧損 豐田少賺30%

川普美國總統於 26 日宣布將對進口美國的汽車一律徵收25%的關稅,分析師試算,豐田的營業利益則可能減少30%。美聯社
川普美國總統於 26 日宣布將對進口美國的汽車一律徵收25%的關稅,分析師試算,豐田的營業利益則可能減少30%。美聯社

川普美國總統於 26 日宣布將對進口美國的汽車一律徵收25%的關稅,分析師試算,馬自達和美國通用汽車(GM)很可能因此出現營業赤字,豐田的營業利益則可能減少30%。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包括已生效的關稅在內,在美國擁有工廠的全球10家主要汽車製造商,每年將增加約510 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各國可能會考慮報復性關稅,貿易混亂不可免,汽車製造商被迫重新審視業務策略。

從日本出口到美國最多的商品是汽車,2024年汽車出口額達6兆261億日圓,占對美出口總額的28.3%。根據瑞穗銀行產業調查部的數據,2023年進口美國的整車,日本車比率18%,僅次於從墨西哥進口的33%。

日經報導,野村證券研究分析師達斯(Onind Das)針對豐田、本田等5家日本車廠,以及美國、歐洲、南韓的主要10家汽車製造商,估算美國若對全球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稅,各車廠將承受的額外成本。估算包含已生效的對中國額外關稅,以及對鋼鐵和鋁材的25%追加關稅。

結果指出,對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關稅成本最高,達約280億美元,若將零件關稅計入,負擔將進一步加重。其中,GM的負擔最大,約為133 億美元。

部分汽車製造商的年度營業利益可能轉為虧損。達斯的試算顯示,馬自達與 GM在美國銷售的車輛中,來自墨西哥的進口車占比較高,在一律徵收關稅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年度營業利益陷入赤字。

川普推行關稅政策目的是促使汽車業在美國生產與投資,但即便表明投資意向,南韓仍被徵收關稅。

現代汽車集團24日宣布,為規避關稅,計畫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約210億美元,包括建造煉鋼廠、將美國汽車產量提高70% 等。南韓仍與其他國家一樣受關稅影響,未換來關稅減免。

目前,GM等「美國三大車廠」(Big 3)已將部分車型的生產從墨西哥轉回美國。日本車廠也在增加庫存,以應對關稅風險。由於短期內難遷移大型生產基地,豐田與本田決定在美國合作生產混合動力車(HV)電池。

目前日本及韓國車廠仍高度依賴進口。三菱綜合研究所的調查,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本土生產比例分別為美國車廠 80%、歐洲車廠 70%、日本車廠 60%,而韓國車廠僅為40%。

川普 關稅
⭐️3月全網熱度最高5大陸劇!2甜寵劇纏鬥,白鹿轉型作僅排第5名!

延伸閱讀

川普對銷美汽車徵25%關稅 新車價格恐漲逾1萬美元

川普考慮調降對中關稅!換取北京點頭出售TikTok

川普:美國需要掌控格陵蘭 以確保國家安全

川普關稅政策對台股有影響 金管會:大盤有韌性

相關新聞

川普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 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布加徵25%的進口汽車關稅,預計4月2日上路;川普表示,他對汽車產業回到美國製造感到非常興奮,同時也...

李嘉誠出售港口給美國,「商業考量」中國為何不滿?

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中國政府對這筆交易的憤怒,由香港建制派媒體《大公報》接連的指責文章,以及港澳辦轉載這些文章,已足以清楚表明。長和對外表示交易是純商業性質,然而自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不久就斥責中國「非法」營運巴拿馬運河,以及威脅美國要重掌運河,當長和宣布將港口賣給美商貝萊德(BlackRock),馬上就觸動了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以及凸顯香港企業在北京愈加收緊的管控、和中美對峙日熾之下動輒得咎的政經困局。

川普調高汽車關稅 分析師:馬自達、GM可能虧損 豐田少賺30%

川普美國總統於 26 日宣布將對進口美國的汽車一律徵收25%的關稅,分析師試算,馬自達和美國通用汽車(GM)很可能因此出...

整理包/川普關稅周來了 貿易「解放日」會採取哪些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宣稱4月2日將是美國對外貿易的「解放日」,將宣布全面升高關稅,可能重創美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

川普:不在乎進口車因關稅漲價

美國總統川普廿九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表明,不會開除任何涉及通訊軟體Signal洩密的官員,也完全不在乎...

美課25%關稅…馬自達、通用恐虧損 豐田少賺3成

美國總統川普廿六日宣布對進口美國汽車一律徵收百分之廿五的關稅,分析師試算,馬自達和美國通用汽車(GM)很可能因此出現營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