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星期一」美債暴跌示警:慎防LTCM式流動性危機來襲

美國股市8日跌勢終於趨緩,華爾街危機解除了嗎?分析師指出,美國公債市場釋出令人憂心忡忡的訊息,讓人不禁聯想起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掀起金融海嘯後的一段短暫的喘息時期--直線墜崖式資產價格崩跌告一段落,但慎防呈骨牌效應顯現的金融危機可能展開。
股債劇震非比尋常 恐慌指數飆
華爾街8日遭逢「瘋狂星期一」。美股開盤走勢又直線下墜,最誇張的莫過於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100指數一開盤就暴跌4.5%,但在白宮考慮延後實施關稅以利談判後躍漲9.4%,消息被否認後隨即重挫6.2%,終場卻小幅收漲0.2%。
同日,美國公債市場也是劇烈擺盪,在市場避險氣氛濃厚下,8日竟然暴跌收盤。道瓊市場數據顯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收盤激升大約17.2個基點,躍上4.16%,寫下近一年來最大單日殖利率升幅紀錄。
債券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關係,1個基點等於0.01%。
此外,有債市版「恐慌指數」之稱的ICE美銀MOVE指數8日衝上125.7,觸及2025年新高水準,也反映出市場充斥不安氣氛。
彭博資訊報導,這種市場波動性非比尋常,上一回美股主要指數單日波動幅度如此劇烈,是在2015年北京放手讓人民幣貶值引發全球市場動盪。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那波市場賣壓,震盪幅度也沒這麼極端。
美股8日走勢近似2008年10月10日
不過,記憶所及更近似8日「瘋狂星期一」的過往實例,應該是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那天,美股市況也是劇烈震盪,標普500指數早盤走勢有如卡通人物威利狼那般從懸崖直線墜下,收盤指數卻幾乎持平。
然而,這未必是美股已觸底的證據。股市像最近幾天這樣崩跌後,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探底,例如海嘯過後費時整整五個月,真正的底部才浮現。不過,直線墜崖式的那段跌勢已結果,而走勢詭異的那個周五正是「結束的開始」。
美國公債賣壓狂湧敲響警鐘
對照今天的情況,最令人擔心的是公債市場傳出的訊號:美國公債8日承受巨大的賣壓。
--是外資大舉拋售美債造成的嗎?從美元8日小幅挺升觀之,不太可能是外資賣壓造成。
--是基金減碼債券、轉進股票嗎?基於美股8日走勢茫然失去方向,這種說法也不可信。
美國30年期公債8日遭遇的賣壓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單日殖利率升幅這麼陡,自2010年迄今只見過六次,而這六天都是市況最嚴峻、風險最高的時刻。
一個合理的推論是:某處似乎有某人被迫拋售持有的美國公債變現應急。
1998年LTCM倒閉教訓
這又令人聯想起1998年俄羅斯債務違約、牽連避險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陷入財務危機終致倒閉的案例。這個避險基金巨人一垮台,掀起的骨牌效應重創市場,直到美國聯準會(Fed)出手紓困並緊急降息才止血。後來,每一波市場賣壓湧現,就令人懷疑不知哪個大型投資機構可能陷入麻煩,觸動資產賣壓層層崩瀉而下。
現在確實有理由擔心。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炮火向全球掃射,觸動全球市場崩跌的速度和幅度之大,已讓經濟學家密切關注金融市場是否出現流動性危機的徵兆。
金融危機每每肇因於金融機構出狀況,這回導火線是川普2.0貿易政策引發市場動盪。Exante Data創辦人諾維格說:「這有點像是慢慢轉向那個(危機)方向。關稅實施愈久,我們愈可能看到銀行承受壓力,更多的股票也將向下沉淪。」
專家緊盯避險基金「基差交易」
諾維格指出,向來被視為資金安全避風港的美國長天期公債,日前竟遭受賣壓,就值得提高警覺。他說,公債「本應提供投資人一些保障,但現在卻不管用,這令人相當不安」,而美國和英國公債都發生同樣的狀況。
阿波羅全球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洛克正密切注意避險基金領域,尤其關注債券「基差交易」(basis trade)--基金經理人運用槓桿,押注不同的現金債券(cash bond)、期貨和美國公債。「基差交易」運用附買回交易(repo)進行,涉及高槓桿風險,一旦出問題,就可能在美國公債和利率市場激起漣漪效應,
斯洛克推測,美國公債市場日前怪異的走勢,也許就是「基差交易」出差錯的外顯症狀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