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綠營赴監院陳情彈劾 蔣萬安挨批「帶頭違法」霸氣回7個字

川普突襲參與!日美磋商「震撼教育」 日媒揭內幕:談判節奏全被掌握

誰改變川普心意?關稅逆轉前18小時曝光 川普曾和他們通話

美國總統川普9日在橢圓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時與記者談話。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9日在橢圓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時與記者談話。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9日宣布暫緩對等關稅90天,期間對貿易夥伴全面實施10%關稅,唯獨對中國關稅增至125%。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逆轉政策前18小時,從8日晚間到9日宣布,先後與多位共和黨議員及外國領袖通話,9日上午先宣布延緩才交由幕僚和助理擬定說法和政策重點,就連白宮內部也對政策急轉彎大感意外。

川普9日宣布暫緩對等關稅後,在自家社群發文表示:「我想他們會說這是金融史上最重要的大日子。」

華郵指出,從8日晚間至9日下午,川普及其貿易顧問陸續與多位共和黨議員及外國領袖通話,他們對全球市場震盪和經濟衰退風險升高表達憂慮,並敦促川普採取行動。

川普透露,最終決定「大概是9日上午定下來的,真的很早,並寫下這份聲明。當時沒用律師,也找不到律師」,他在橢圓辦公室告訴記者,「這項聲明是出自內心的文字」。

福斯新聞主持人尚漢尼提(Sean Hannity)節目在8日晚間9時播畢後,川普與幾位當晚節目的共和黨參議員通話長達1小時以上。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參議員表達對關稅政策的擔憂。川普當晚也在觀察債券市場,他說:「看得出來,市場上的人有些緊張。」

9日上午,川普在白宮會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並與瑞士總統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通話25分鐘,凱勒蘇特力勸川普撤回措施。

9日上午約8時,川普收看美國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在福斯新聞的訪談。戴蒙在節目中警告,考量當前的經濟不確定性,「經濟衰退是很可能的結果」,他表示自己與許多企業對話後,普遍聽到的回應是因應局勢紛紛「縮減支出」。

隨後川普發文呼籲美國民眾「冷靜點!」,然後又發文寫道:「現在是絕佳的買進時機。」

與此同時,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到歐盟高階貿易官員塞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來電。歐盟當天剛批准一套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特意鎖定川普支持者,包括大豆農與塑膠製造業者。

9日中午,盧特尼克與財政部長貝森特進入橢圓辦公室,與川普商議暫緩對等關,隨後透過社群發文宣布。這項決定甚至讓部分白宮幕僚感到措手不及。

川普發表聲明後,白宮幕僚連忙宣稱這一切其實「早有布局」。

但是報導指出,白宮幕僚在川普發文後才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擬最新政策的重點與說法。儘管如此,對於新安排的許多關鍵細節,白宮內部至9日下午仍一知半解,比如加拿大與墨西哥是否也將被納入新的10%關稅政策,白宮也無法給出明確答案。

稍後,川普在橢圓辦公室再度對媒體闡述自己的整體策略,顯示出他將先前祭出的高額關稅,視為一場談判中的施壓手段。「很多時候,只有當你真的談下去,那才算是場談判,」川普說:「而這種事,就是會發生的。」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川普願見習近平稱「他是我朋友」 商務部長:一切等川習通話決定

川普關稅大刀斬到AI資料中心…矽谷大廠如何應變?業者推測2種結局

美元兌避險貨幣日圓和瑞郎反彈 川普暫緩額外對等關稅

相關新聞

指大陸曾多次聯繫 川普:最快4周內完成對各國貿易談判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總統川普17日說,中國大陸的高層官員已經多次與美方聯繫;川普估計,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3至...

路透:川普下令調查關鍵礦產進口 凸顯美依賴中國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調查對所有美國進口關鍵礦產徵收新關稅的可能性,路透社指出,這項命令使得美國過度依賴中國等國家提供加工後關...

美中貿易火拚卻離不開MIT? 紐時:兩國難擺脫對台灣晶片依賴

紐約時報16日報導,儘管美中兩國貿易關係持續緊張、互徵關稅措施不斷升級,雙方卻面臨一項無法迴避的共同挑戰:對台灣半導體的...

不只145%!白宮最新聲明:對中國關稅增至245%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白宮最新聲明指出,由於中國採取報復行動,對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關稅已由現在的145%提高至245%。

川普關稅重擊!美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每年恐損失逾10億美元

路透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獨家報導,根據上周在華府與官員和議員討論的行業計算結果,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的新一波關稅措施,可...

繼半導體和藥品後!川普再啟動關鍵礦產調查 加關稅箭在弦上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5日簽署行政命令,指示針對關鍵礦產加徵關稅啟動調查,以確保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韌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