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耐心用盡!傳川普上周已向幕僚表態:俄烏談判卡關不如撤手

大學甄試失敗經驗能加分 教授看中學習歷程撰寫反思

MLB/準備當爸!大谷翔平請假陪產 今年球季首次缺席比賽

因應關稅衝擊 新加坡政府設跨部會小組助企業轉型

美國關稅議題持續發酵,新加坡成立「經濟韌性小組」,希望協助企業面對關稅對產業的衝擊。副總理顏金勇(左4)16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政府措施。中央社
美國關稅議題持續發酵,新加坡成立「經濟韌性小組」,希望協助企業面對關稅對產業的衝擊。副總理顏金勇(左4)16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政府措施。中央社

美國關稅議題持續發酵,新加坡成立「經濟韌性小組」,希望協助企業面對關稅對產業的衝擊。副總理顏金勇今天表示,該小組將聚焦與企業共享訊息、即時因應挑戰以及協助企業與人員轉型,藉此在新的經濟格局中找到定位。

顏金勇今天召開記者會,中央社、新加坡8頻道(Channel 8)、聯合早報及多家新加坡與國際媒體參與。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數位發展及新聞部長楊莉明、人力部長陳詩龍、交通部長徐芳達等人出席。

新加坡與美國自由貿易協定自2004年生效以來,雙邊貿易額成長,美國對新加坡貿易順差,新加坡是唯一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東協(ASEAN)國家。在川普列出的名單中,新加坡只被課10%的對等關稅、相對較低。不過,新加坡身為全球化最大獲益者之一,擔心的是全球貿易體系進一步震盪、間接衝擊既有經貿秩序。

顏金勇領導由政府經濟機構及工商組織組成的「經濟韌性小組」,協助產業適應變動的經濟環境。顏金勇表示,美國與中國出現關稅戰跡象,各種緊張關係加劇,使得貿易體系受到影響,這樣的衝擊不單影響美中,而是攸關全世界,若關稅調整缺乏規則,而是「看誰起的(關稅)最高、誰要報復」,如此一來對商家來說,情況將變得無法預測。

他說,目前仍不清楚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談判進行如何,不能排除對等關稅暫緩90天實施的期限結束後,美方會繼續對某些國家徵收某種程度的關稅,可能還會引發一些國家採取報復行動。

顏金勇指出,短期帶來的衝擊影響中小企業,因此成立幾個小組以推動各項任務。第一個小組專注訊息共享和了解企業面對的實際情況,第二個小組為企業和員工所面對的挑戰,提供及時援助;第三個小組的任務,則是進行長期戰略規劃,協助新加坡企業和經濟轉型、人員技能提升,並為新加坡在新的經濟格局中找到定位。

新加坡貿工部日前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預計介於0%到2%之間,先前預估的區間是1%到3%。新加坡總統昨天解散國會、2025年全國大選流程正式起跑,投票日落在5月3日。這也是總理黃循財上任以來,首次以人民行動黨秘書長身分帶領執政黨出征全國大選。雖然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幾乎可預期會占優勢,如同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每場選舉的結果,不過黨的得票率將成為評估政府支持度的指標。

大選 川普 新加坡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日方訪美談關稅、軍事支持費用 川普親曝將與會

將親自與日進行關稅、軍事談判!川普:對雙方而言會是個大好消息

美財長透露首輪談判名單「未見台灣」 政院:近期再次協商對等關稅

美國關稅風暴來襲 黃彥男:數位經濟產業直接影響少

相關新聞

川普鬆口 美對陸關稅可能降低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在白宮說,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徵的超高關稅可能不會進一步升高,甚至可能降低。路透同日報導稱,這顯示震撼市...

指大陸曾多次聯繫 川普:最快4周內完成對各國貿易談判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總統川普17日說,中國大陸的高層官員已經多次與美方聯繫;川普估計,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3至...

路透:川普下令調查關鍵礦產進口 凸顯美依賴中國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調查對所有美國進口關鍵礦產徵收新關稅的可能性,路透社指出,這項命令使得美國過度依賴中國等國家提供加工後關...

美中貿易火拚卻離不開MIT? 紐時:兩國難擺脫對台灣晶片依賴

紐約時報16日報導,儘管美中兩國貿易關係持續緊張、互徵關稅措施不斷升級,雙方卻面臨一項無法迴避的共同挑戰:對台灣半導體的...

不只145%!白宮最新聲明:對中國關稅增至245%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白宮最新聲明指出,由於中國採取報復行動,對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關稅已由現在的145%提高至245%。

川普關稅重擊!美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每年恐損失逾10億美元

路透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獨家報導,根據上周在華府與官員和議員討論的行業計算結果,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的新一波關稅措施,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